农业旅游融合发展“火”了土门子村_文明旅游_中国文明联盟网站之大连文化馆

首页<文明旅游

农业旅游融合发展“火”了土门子村

来源:大连日报 发布于:2017-11-21 07:34

  近年来,位于金普新区向应街道的土门子村乡村游做得越来越火热,一提到近郊乡村游,土门子村成了很多人的首选,都市农业和休闲旅游融合发展正在让土门子村越来越“火”。地处向应街道西北部小黑山东麓的土门子村总面积7.8平方公里,辖6个村民小组,687户,2007人。近年来,土门子村在街道“红+绿”发展模式和“一产与三产融合,农业与旅游并进”发展思路的引领下,依托街道“紫云花汐”薰衣草花田、小黑山森林公园、归田居等大项目的带动,带领村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和现代农业。截至目前,土门子村发展农家游一条街等农家乐20余户,建设大樱桃、草莓、蓝莓等各类采摘观光园30余个;建成设施农业大区3处,总面积达1500亩,区域内乡村旅游的聚集效应和现代农业的产业化水平得到不断提升,实现了土地增值和农业增效,促进了村级财力和农民收入的“双丰收”。2016年,村级可支配财力280万元,人均收入29400元。

  土门子村曾是一个以生产玉米、大豆等农业产品为主的贫困村,2009年人均收入仍不足2000元。近几年来,土门子村大胆探索,闯出了一条“以农业促旅游,以旅游促招商,以招商促发展”的新路子。2011年,土门子村为当地的大樱桃注册了商标“向应红”并通过多种媒体广泛宣传新产品,联系旅行社组织大樱桃采摘,很快形成品牌效应。同时,组织游客到村小黑山爬山、踏青,打开了该村乡村旅游的大门,实现了农业与旅游业的第一次牵手。2012年街道引进“紫云花汐”薰衣草花田项目,土门子村积极争取、主动作为、全力配合项目建设,将项目的强大带动效应转化为土门子村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该项目共租用土地1100亩,村民每年每亩土地流转费500元,项目自投入运营以来,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0多万人次,解决村民就业300多人。依托街道“丽江庭院·归田居”,主动走出去,与名校合作引进外脑,建设了云南风格的艺术家客栈,成为大连地方书画家的写生基地,促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大大提升了土门子乡村游的整体品位和档次。从2013年起,借助“紫云花汐”薰衣草花田带来强大客流量,土门子村顺势而上,在街道的指导和支持下,引导农民积极发展农家乐,建成土门子村农家游一条街项目,以“住农家院、品农家菜,赏农家景,享农家乐”为主题,打造各具特色的农家饭庄,成为土门子村乡村旅游的一大亮点,目前发展农家乐20余户,2016年接待游客10余万人次。同时,土门子村整合农业产业资源,围绕“紫云花汐”薰衣草周边,大力发展果蔬采摘,建成大樱桃、草莓、蓝莓的各种采摘观光园30余个,乡村旅游产品内容不断丰富,品质不断提升。都市农业和旅游的融合发展也提升了乡村游的品牌美誉度,土门子村因此先后获得“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医学院药物植物研究实验基地”等国家级荣誉。

滨海千年>>更多

书香大连>>更多

美丽大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