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莞城老街光明路转悠,不经意间,来到光明路与教场街交界处,你会发现一个仿古亭子,里面竖立着一块成人高的石碑——却金亭碑。碑文记载明嘉靖十七年(1538),番禺县尹李恺却金不受的廉政故事,也是我国对外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
却金亭碑立于明朝嘉靖二十一年(1542),重修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2006年5月25日,却金亭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2006年底,莞城文化部门为了加强对却金亭碑的保护,在碑上修建了一个木石结构的仿古亭子。今天,却金亭碑已从古县城的历史地理坐标,逐渐成为老街闹市中一处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融入到市民的日常生活中。
位于莞城光明路与教场街交界处的却金亭碑
建筑背景
纪念番禺县尹李恺廉政故事
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却金亭碑,到底讲述了怎样动人的故事?
明嘉靖年间,广州、东莞已成为当时主要的港口之一。明嘉靖十七年(1538),暹罗(今泰国)商人带着国王的文书引信、货物来到东莞港,要求进行通商贸易。
当时番禺县尹李恺(字克谐,福建惠安人),主持对外贸易事务,他认为检查进出口货物的一套制度手续繁冗,主张简化管理和手续,决定“更制设规”加以改革,对暹罗商人只需自报货物数量进行检验,不准官吏随意抽盘、骚扰外商。
为表感激之情,暹罗商人邀集外商,赠金百两报答李恺,李恺拒不接受。暹罗商人更加感动,往广州找到李恺的上司,恳请将这笔钱用于树坊挂匾,筑亭立碑,表彰李恺却金廉政之美德。
得到批准后,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暹罗商人在东莞城码头附近的演武场之南(当时东莞最热闹、人流最集中的地方之一,即现莞城光明路与教场街交界处),建“却金坊”(现市博物馆馆藏一块“却金坊记”石碑,与“却金亭碑”都记录了同样事件)和立“却金匾”。第二年,建成“却金亭”并立“却金亭碑”。
位于莞城光明路与教场街交界处的却金亭碑
文化传承
食客口中的地理坐标
从光明路走至却金亭碑,沿路市场、商铺鳞次栉比,凡是生活中想到的、需要的,都能在这里找到。不少人还会从东城、南城开车过来购买商品,除了物美价廉,东莞老城质朴的民风也是一大口碑,让人有种放心的感觉。
沿路可见的,更多是让人食指大动的平民美食,津津的煲仔饭、冠群的肉丸粥、华兴的烧鹅濑……这一路舌尖上的旅程,吃到、看到的恰是东莞最本土的味道,古老的却金亭碑标记着食客们的记忆,也标记着他们的乡愁。
过了却金亭碑向里走,大榕树下,古玩市场逢周末、周日开市,来自五湖四海的声音讲着五湖四海的故事,这些从泥土中走出来的小玩意身上,似乎散发着时代的微光。如同在这里矗立了数百年的却金亭碑般,任凭岁月消磨,尽管碑文会风化、磨碎,但传承的精神却不会消亡。
位于莞城光明路与教场街交界处的却金亭碑
榕树头的棋坛广场,很多市民聚在一起下棋
榕树头下,市民喜欢到古玩市场“淘宝”
(东莞时报记者 陈帆 摄)
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和所处的老城一样,却金亭碑绝不是纸间笔端的热词,但无意之中,它却成为了食客口中一个重要的地理坐标。每当华灯初上,老城的大部分地区都已被夜色笼罩的时候,却金亭碑这里正热闹起来。
亭子对面,是“着名”的高佬粥铺和万记烤鱼,这些本地人开的小排档,早已在莞城美食地图上占有一席之地。粥档上各种配料依次排开,客人各取所需,老板现场烹制,再到亭子一旁的牛杂档点两串牛杂,这样的搭配深受年轻人喜爱。路两旁早就停满了车,晚来的食客要行到大榕树下才找得到位置。(东莞文化馆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