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城市品质提升工程,加快形成与国际一流湾区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格局
东莞实施城市品质提升工程。图为城市环境优美的东莞南城。
冬日暖阳下,在绿树成阴的同沙生态公园里,有体育爱好者在绿道健步疾走,也有摄影爱好者在花树下细细端详,留住最美的一刹那。
作为东莞市区调节生态平衡的“绿肺”,水绕山环、天生丽质的同沙公园即将迎来新的变化。今后,这里将成为东莞提升大湾区竞争力与吸引力的“圆心”。围绕着环同沙地区,东莞将建设促进中心城区与松山湖片区融合发展的重要纽带,这里将承担东莞城市中央生态公园、城市创新产业高地、城市公共生活枢纽等功能。
山水相融,是城市兴旺发展的绿色之基。自启动城市品质三年提升工作以来,东莞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引领,通过谋划整体、项目推进,美丽东莞建设正在加快跃升。
新建成截污管网超1500公里
搭载高精度气体传感器、2D/3D大气污染分布地图实时传输……2018年11月19日夜里,市环保局利用无人机航测设备及VOC移动走航监测车进行精准辅助执法。当晚,环保局发现涉嫌存在环境问题的污染源共12家。
2018年,像这样日夜不停的行动已成为环保局环境执法常态。去年1-11月,东莞市累计检查企业28366家次,实施查封、扣押329宗,限产停产71宗,移送公安实施行政拘留6宗,移送涉嫌环境犯罪案件34宗。
作为制造业大市,东莞多年发展积累了不少生态环境问题,给环境保护带来巨大压力。东莞能否让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共赢,成为现实而紧迫的命题。
近年来,东莞市委、市政府采取有力措施,攻坚污染防治,坚决治理群众关心的环境问题。2017年以来,东莞市委、市政府就先后17次召开高规格的全市性环保工作会议。东莞建立了市几套班子领导包镇督导和市主要领导约谈制度,其中市主要领导2018年现场督导19次。
如今,打开东莞市空气质量实况与预报发布平台,38个站点构建起一张覆盖全市的监测网络,公众点击地图上的对应点,每个站点可以查询6种污染物浓度和空气质量指数,逐小时数据以及日平均数据都一目了然。
经过重拳整治,“东莞蓝”已经成为常态。短短两年时间里,东莞截污管网建设滞后的短板正逐步补齐——2017年,新建成截污管网767.81公里,是过去6年建设总量的1.5倍;2018年全市新建截污管网超过1500公里,约是2017年建成量的两倍。2017年底启动的44条重污染河涌示范项目,目前已有39条基本消除黑臭。
建设“绽放东莞活力的中心城区”
1月6日晚,在绚烂的灯光下,民盈国贸中心写字楼的外墙上,大大地亮起了“志愿者,感谢有你”的字样。看到这样大型的表白现场,东莞志愿者们纷纷表示,分外感到自豪和骄傲。
如今,东莞大道旁的这一核心地段,不仅是商贸活跃的集中地、市民打卡的网红圣地,也成为东莞的颜值担当。在今年的元旦假期,市民纷纷前来消费、游览,让地铁鸿福路口站的人流量创下新高。
以市中心广场及周边道路为中轴线,一系列核心区的景观提升,实现了城市管理精品项目“串珠成链”。根据最新的规划,“两轴三节点”是东莞市中心城区的核心地段,“两轴”指东莞大道—东城中路(东纵路至四环路段)、鸿福路(莞太路至莞长路段),“三节点”指轨道2号线东城站、旗峰公园站和鸿福路站的周边地区,总体设计研究范围约12平方公里,详细设计范围约295公顷。
根据规划,“两轴三节点”地区将推动23个项目,总额约13.32亿元的投资建设。2019年将以市民服务中心地块周边、南城鸿福路南峰中心前广场、广发社区等项目为示范带动;远期至2020年将完成鸿福路站周边、第一国际商圈、旗峰公园站—黄旗广场及旗峰公园入口、簪花岭片区、东莞大道—东城中路、鸿福路、东城站—世博商圈等地区的城市品质提升工程,以点串线、以线带面地持续推进中心城区的城市品质提升。
以“绽放东莞活力的中心城区”为目标,“两轴三节点”规划通过“微设计、微改造、微提升”,重点提升公共空间、道路交通、慢行系统三大品质,打造全设施、畅交通、趣空间、高品质的中心城区。可以说,东莞又增添了一张新的靓丽名片。
城市品质项目库不断更新
近日,厚街居民惊讶地发现,在莞太路与元前街和环区路的十字路口,紧张的改造完成后,排长队的现象比以前明显好转了,通行效率大大提高。厚街交警大队勤务中队中队长蔡广志说,改造后,即使是在上下班高峰期,这里道路的通行能力也明显改善,接下来,他们还会继续对交通信号机进行换代升级,让时间匹配更加科学。
在机动车保有量超过280万辆的东莞,“拥堵已成常态,谈堵已成热点,治堵更势在必行”,东莞市交通运输局总工程师钟永刚曾对全球很多城市的治堵经验进行研究,他说,从这些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都面临过拥堵问题,通过种种措施,最后都得到了解决。
在2018年,东莞启动了两批拥堵节点的整治,并达到了较好的效果。节点通过采取优化交通组织及信号灯配时、调整车道、路口渠化、局部加宽及完善路网、道路升级改造、落实高峰勤务等措施,进行综合整治,提高通行效率。
交通设施的提升,是城市品质提升项目中的一环。根据统计,在2018年,东莞全面启动总投资1689.9亿元的582个城市品质提升重点项目,完成200个、投资180亿元,全市各项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如今,结合城市建设难点、民生热点以及国家、省推进的“城市双修”、“厕所革命”、足球场地建设等工作热点,项目库还在不断地进行动态更新,让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未来谋划
优化城市格局
提升城市发展内涵
中共东莞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指出,当前,东莞已进入城市带动经济社会综合转型的新阶段,必须以参与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建设为契机,以国际化视野和现代化标准,抓紧补齐短板,全面提升品质内涵,加快推动城市升级。
东莞正处在粤港澳大湾区和和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规划建设的机遇期,要在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谋划东莞的城市发展,按照“多中心、分片区、网络化”的发展理念,加快建设中心城区、松山湖、滨海湾新区“三位一体”的都市核心区空间格局。
同时,还要强化中心城区、松山湖、滨海湾新区“三心”的互联互通及对外交通联系,发挥其对全市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同时推动片区统筹发展取得更大成效,构建新的城市发展格局。
其中,中心城区要充分发挥“半城山色半城水、一脉三江莞邑香”的山、水、城共融的空间资源优势,以“一心两轴三片区”为重点抓手,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强化集聚发展和辐射带动能力。
松山湖则要坚持“科技共山水一色,新城与产业齐飞”的发展理念,以“一轴线两平台三中心”为主要抓手,全面提升科技创新发展的支撑能力和服务水平,着力打造国际化现代化科技新城。
滨海湾新区要紧紧围绕粤港澳协同发展先导区定位,按照“一廊两轴三板块”总体空间布局,打造兴业宜居智慧湾区新城、东莞未来发展新引擎。要推动“市、镇、村”三级联动,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彰显城市内涵。
交通拥堵治理是市民关注度较高的工作之一。全会指出,要加强交通规划、建设和管理,让交通出行更畅通。要大力构建“大交通”格局,健全交通管理体制机制,加快补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各种交通之间的接驳短板,进一步增创东莞的交通优势。要强力推进治堵攻坚行动,通过智慧交通建设、优化公交资源、完善慢行系统、加强道路执法和施工管理等方式,破解城市拥堵问题。
对于一些重要交通项目,全会也提出,要积极融入大湾区交通一体化布局,主动对接高铁和城际轨道规划建设,加快推动地铁1号线全线开工,启动2号线三期与深圳的对接。要探索推进“云巴”等新型公交系统规划建设,进一步打通断头路,完善“微循环”,构建“内畅外联”的路网系统。
更美、更优的生态环境,是提升市民生活幸福感的关键。全会指出,要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做好山水林田湖草的系统治理,进一步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战由打响到打好,由单点突破到科学系统精准治理,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城市的细节决定品质,全会指出要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在坚守新增违建“零增长”这一底线的同时,东莞将分类分步开展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处理工作,对符合补办条件的给予补办不动产权证,盘活“沉睡”社会资产。此外,东莞还要着力建立健全精细化长效管理机制,推动数字城管融入“智网工程”,提升数字城管智慧化水平,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网络全覆盖。(来源 南方日报 记者 欧雅琴 吴雨伦 摄影 记者 孙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