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十年小板凳“坐”出来的邻里情-重庆文化馆
文明播报 | 区县信息 | 公益广告
聚集重庆 | 图文简报 | 志愿服务
主题活动 | 学习雷锋 | 公告公示
它山之石 | 文明论坛 | 礼仪学校
重要言论 | 三大创建
巴渝文化 | 四大行动
未成年人 |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今日重庆 | 重庆道德模范展示
重庆文化馆 > 首页>重点活动稿件集纳>社区邻里
重庆十年小板凳“坐”出来的邻里情
来源:重庆文化馆 2016年08月10日 10:10:07

  

  杨家齐送西瓜给邻居们吃。张莎 摄

  老邻居搬个板凳、坐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天、拉拉家常,这样温馨的场景在钢筋水泥森林的城市已逐渐成为一种回忆。然而在重庆市大渡口区茄子溪街道新港社区制材一村14号居民楼下,却每天都在呈现。

  居民们说,老邻居杨家齐就是他们身边的“尹明”,十多年来,他将自家的桌椅板凳拿出来给邻居坐,一条条不起眼的小板凳已成为大家增进邻里情的“据点”。

  8月9日,记者在制材一村14号居民楼下见到,楼道下整齐摆放着一排排小板凳,六七位居民摇着蒲扇,坐在这里喝茶聊天。

  “来来来,大家来吃西瓜,甜哟!”不多久,穿着背心短裤、端着一盆切好西瓜的杨家齐出现了。他把西瓜盆往方桌上一放,开始热情招待邻居们吃瓜。

  今年70岁的杨家齐告诉记者,十几年前,他和老伴儿退休在家,因住底楼,他发现每天早晚,邻居们都喜欢站在他家门外的楼道里聊天,大家有的靠着墙边站,有的坐在楼梯上,有的干脆自己从楼上搬下来个小凳子。

  “我们这栋楼是30多年的老楼了,住在这里的邻居大都是上了年纪的人,大家喜欢聚在一起聊天,既然是这样,我何不做件好事?”杨家齐萌发了将自家的板凳搬出去,为邻居提供一个聊天聚会场所的主意。

  他摆放桌子板凳的第一天,就受到邻居们的欢迎,老人们不再坐楼梯了,大家坐在板凳上,扇着大蒲扇,聊天嗑瓜子。

  后来,随着下楼乘凉、聊天的人越来越多,许多邻居每天买菜、散步回来时,都不再急着回家了,大家更愿意先在楼道里的板凳上坐上一会儿,聊聊当天的新鲜事,说说新听到的笑话,唠唠家常,其乐融融。

  正与记者说话时,楼上邻居荣克芳拿着体检报告回家。见她大汗淋漓,杨家齐赶紧递上最后一块西瓜。

  荣克芳坐下来,掏出手绢擦了擦汗,咬下一块西瓜,缓了缓劲说:“老杨的这几根小板凳作用还真不小,走累了可以歇歇脚不说,以前有些邻居相互见了面连声招呼都不打,自从有个坐处,大家在这里笑笑闹闹,增进了感情。哪家有什么事情一喊,邻居们都会来帮忙。”

  记者见到,除不定期供应水果外,杨家齐每天还烧好开水,泡好茶,给邻居们解渴。“不能让大家干坐着,总要喝点水的。”邻居林坤秀告诉记者,几年前,杨家齐一家搬进了附近新建的电梯楼,但不舍这群老邻居,他仍然每天回来,为大家搬出板凳、提供茶水。

  “老伴非常支持我,每天跟我一起回来,虽然我们搬了新家,住上了电梯房,但是这里的邻里情却是我一辈子割舍不下的。”杨家齐说。

  (重庆日报记者 张莎)

编辑:cq_zhangdy关闭本页
文明播报 更多...
区县信息 更多...
学习雷锋 更多...
 中国文化馆盟
重庆市委宣传部 重庆市文明办主办
重庆文化馆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第03014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