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二十四个节气,是中国历法体系的核心内容,是“中国古代农学的一大独特创造”(查有梁先生语)。历法中的二十四节气是将农学、天文、数学通为一体而形成的,它对几千年中国农业生产和农桑生活方式起了极为重要的前引性的作用。
中国是以农立国的国家,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形成和完整形成体系,渊源自古,与农耕生活息息相关。最早的历法是观察月亮圆缺与四时寒暑周期性变化的关系,以太阳一出一落为一“日”,以月亮圆缺变化周期为一“月”,以12个月为一“年”,因以月亮为观察座标,故称“太阴历”。这也是上古时代最早的历法。
在汉代以前有《古六历》,包括《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和《鲁历》。这六历中都还没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划分法,大略还只是运用土圭测日影,只确定了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四个节气,因此俗语中有时就用“春秋” 来代表一年,后来“春秋”一词就成为“历史”的代称,这就是《春秋经》书名的由来。《古六历》最大的问题是“岁首”不固定。《颛顼历》岁首建亥,在十月。《夏正》建寅,在一月。《殷正》建丑,在十二月。《周正》建子,以十一月为岁首。自然二十四节气在周代以前也还没完全系统地形成,直到汉初仍使用《颛顼历》,但已与当时农业生产、天象实际差距很大。
汉武帝始决心重修历书,命落下闳、唐都等人改《颛顼历》为《太初历》,并把该历书实施之年改元为“太初”。太初者太始之初也,可见汉武帝对该历书有史以来传承和创新的地位的高度重视。《太初历》的制订,以阆中人落下闳贡献最大,是他首次确定二十四节气的日子并把这些日子编入历书。又是他在《太初历》中第一次科学地使用阴阳合历运算,确定以冬至所在之月为11月,以正月为岁首,以正月-日为元旦。元者,-年首月首日之意也:旦者,早晨太阳初出地平线之象形,故称这一天为“元旦”,这就是春节形成的来历。后来采用公历纪年,才将公历的-月一日称为“元旦”, 而将阴历的正月初-称为春节之始。
过春节过大年的习俗是从春秋时期起至今,这样逐步形成的。《太初历》从汉代一直运用到现在,因系农耕政书,故又叫“农历”。 因系华夏正历,又是用的夏正岁首,故又称“夏历”。 因旧时皆为皇帝颁布每年新历,故又称“皇历”。 又因历书始于黄帝,后来皆以黄纸写历书以示尊贵,故又称为“黄历”。 还因具有法定时宪性质,故也称“时宪书” 或“通书”。
“二十四节气” 的内容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移动的位置,即“黄经”,与气候演变、农事活动、万物生长变化的关系,来确定每个节气日的具体位置。整个黄经共划为360度,每个节气15度,每个黄经的节气点即为不同节气的具体日期。每半月为一气,共24个节气。这二十四个节气的顺序,由12个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和12个中气(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交叉组成,同时还由落下闳确定了“以无中气月置闰”的方法,以135个月为交食周期。从此,这个历法就成为我国农事活动指导性的通书。民间还形成了二十四节气歌谣:“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记住这个歌谣,就记住二十四节气了。
二十四节气在民间生活中还形成了丰富多彩、多源又多元的民风习俗,这是因为各个地区的地理、气候、物候现象不同,还因为各地民俗不同,少数民族习俗不同而形成节令习俗的多元化。如春节过年、贴春联、全家团年、拜喜神方等习俗大致相同,但在不同地区有不同仪式,在不同民族习俗中春节岁首日又不一样。办灯节、过元宵也有不同。清明节踏青扫墓的习俗在各地也有自己地域文化的模式。中秋节中秋赏月与吃月饼的习俗,各地也有不同。巴蜀还有自己的特殊的“糍粑”习俗,等等。
因二十四节气的民间活动还派生出四时八节的杂节气民俗活动,如立春后第五个戌日为春社日,有春社祭土地神之俗。立春第二日有“打春牛”,三月三为上已日,有修禊之俗,三伏有三莳习俗,夏九九与冬九九有数九习俗,腊月八日有布施腊八粥之俗,等等。还有“七十二候”节令习俗,是二十四节气的补充,每五天为一候,显示每五天物候和动植物变化的各种征象。还有“二十四番花信风”,则是指从小寒到谷雨的春天季节里最早花开的日期,是每种花期信息的开端,故称为“花信风”。梅花、迎春花、菜花、杏花、李花、桃花、梨花、海棠、麦花、柳花、牡丹、茶花等二十四候花都有自己的花期,而二月十二则为百花之期,林黛玉就生在这-天。由此可见,一年二十四节气有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和怡人民俗,是中华农桑文化优秀的独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者:谭继和,四川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省社科院研究员、省历史学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