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都文化馆>>西城文明>>主题活动>>书香西城 让阅读成为文明新风尚>>创新书店让阅读变“悦”读
返回首页点亮城市书房春日满城书香
科幻作家宝树、飞氘与读者们聊科幻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知依
启用全市首家24小时无人值守城市书房,通过人脸识别让读者自助完成办证、借阅、续借、还书;举办首届阅读课程大赛,为少年儿童读者发行通俗绘本《北京三字经》;邀请读者共话阅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听作家刘一达讲述省钱买名着的往事……4月23日是第24个 “世界读书日”,京城举办了各种各样的分享活动,让这个春天充满书香。
品书阁
24小时无人值守书店落户西城
4月23日是世界图书和版权日,北京市西城区阅读春天活动在天宁寺塔前启动。同时,全市首家人脸识别24小时无人值守城市书房在这一天启用。
“24H无人值守城市书房”坐落在莲花池东路16号,是全市首家实现手机扫码自助办理文献借阅手续的书房。读者可以利用人脸识别系统进出阅读空间,全自助实现办证、借阅、续借、还书。书房内还设置了紧急求助系统,室内智能光照系统,自动调节光照度。
活动当天,主办方还为园区新增加的坊间书阁阅读空间、标准计量书店阅读空间、新华书店总店(城市书房)、华康书店阅读空间、城市复兴书吧阅读空间、百科·嫏嬛书房、甲骨文绽放阅读空间7家特色阅读空间授牌。
据悉,目前西城区已形成由2个区级公共图书馆、1个青少年儿童图书馆、23家街道图书馆为骨架支撑,47个挂牌特色阅读空间和书香驿站为特色,2家24小时城市书房为亮点,流动阅读、数字阅读设施设备为补充的结构完整、多元立体的“书香网络”。
西城区区长助理杨青在讲话中指出:该区将以需求为导向,打造立体化书香网络,继续新增特色阅读空间、书香驿站、24小时城市书房或自助图书馆,加大流动阅读、数字阅读设施设备布局,提高资源利用效能,把阅读惠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落到实处,为西城区建立全民阅读公共服务体系打下坚实基础。这其中要加大创新步伐,发挥好全国堪称首例的红楼公共藏书楼的阅读坐标影响力。
藏书楼
红楼一年入藏8万余册图书
一年的时间入藏了8万余册图书,接待读者4.2万人次。昨日是第24个世界读书日,位于西四的红楼公共藏书楼试运行一年后正式运营,成为西城区一处新型阅读空间。
红楼公共藏书楼由红楼电影院升级改造而成,去年4月建成后向社会开启图书捐赠和托管模式。截至目前,入藏了杨鸿勋、胡小伟、于洪笙、朱祖希、孙毓敏、靳飞等62位名家以及中国版本图书馆、人民出版社、作家出版社等9家机构捐赠和托管的图书,共计8万余册,以人文科学和社会艺术类书籍为主。就在昨天,红楼公共藏书楼又新入藏了曾任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的单士元先生的藏书及珍贵手稿,以及漫画家方成先生的个人藏书及珍贵手稿。
作为一处集藏书楼、公共图书馆、实体书店于一身的新型阅读空间,红楼公共藏书楼分为藏书区、阅读区、研究区等三个功能分区,用于收藏、展示、借阅、研究文化名家的书稿和藏书,满足读者的借阅需求。为了保护藏书,藏书楼制定了《图书捐赠保管协议》《图书委托保管协议》《图书入藏规则》等一系列规定,专家还将定期对藏书的保护情况进行评估。在图书的入藏方面,藏书楼会安排专家对书籍进行评估,将有价值的藏书选入馆藏。
据西城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红楼公共藏书楼虽然收藏了大量的名家和机构藏书,但面向社会开放,公众可以无偿阅读。一年来,藏书楼接待读者4.2万人次,图书借阅2000人次,会员达到2048人。此外,藏书楼还开展了古建图纸展览、文化主题讲座、读书会、阅读沙龙等100余场活动。
读书课
文化通俗读本《北京三字经》首发
日前,由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北青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荣宝斋教育与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共同承办的“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北京儿童阅读周”——首届阅读课程大赛颁奖暨《北京三字经》首发式活动在荣宝斋前门馆举行。
北京读书形象大使、京味儿作家、北京中小学校阅读联盟专家组成员崔岱远先生则表示,《北京三字经》阅读课程,以传统启蒙读物《三字经》的形式介绍了北京文化,涵盖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儿文化和创新文化的基本内容,介绍北京的风土人情,体现京城的独特神韵,感触千年古都的血脉根基,展示首善之区的不朽魅力,是针对少年儿童的北京文化通俗读本。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三字经》的插图都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漫画艺委会秘书长、着名画家王立军先生和着名画家吕鸿群女士共同完成。他们分享了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与体会。
着书人
作家成长史实际上是阅读史
4月23日上午,作家刘一达与北京读者分享了“阅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谈到阅读与写作,刘一达说,“我们常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就我个人来讲,实际上作家成长的过程就是阅读的过程,作家成长史实际上就是一个阅读史。”
他还记得读中学时就对读书有了深刻认识。那时得到一本名着比得到金钱还高兴。记忆最深的是西单商场新华书店、中国书店,及马路对面的外文书店,再往南边是少儿书店,“这几家书店每天早晨9点钟开门,头一天晚上两三点就开始有人排队等候,就是为了买这些名着。我当时一个月工资30块钱,为了买书省吃俭用,不够了就借,这些书伴着我成长,让我走上了文学道路。”刘一达说,回想他成长的过程,最好的老师就是书。正是看了书之后,他对北京的文化才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识书香
作家与读者一起探讨科幻历史
4月23日,由三联书店和清华大学图书馆联合举办的“科幻中的中国历史”特别活动在清华大学邺架轩书店举行,科幻作家宝树、飞氘与读者在科幻历史的卷轴上回头看,细数科幻文学的中国历史。
谈及“科幻就是未来”的观点,宝树向读者介绍,这种观念当然有其渊源。自18世纪末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未来不仅是过去的历史循环,被科技发展所改变的思想也会日益深入人心,随之兴起的科幻小说往往是幻想某种科学发现或技术革新的实现,而造成社会或好或坏的巨变,未来自然是其发生的预设场所。科幻小说在无形中便成了未来的代言者。
宝树以鲁迅开始讲述历史:“1903年,正在日本留学的周树人在其翻译的《月界旅行》(即凡尔纳的《从地球到月球》)中说,科幻小说"默揣世界将来之进步,独抒奇想,托之说部",所以"导中国人群以行进,必自科学小说始",对科幻小说的看重可以说无以复加。此后一个世纪里,中国科幻历经几起几落,但周树人所定位的"指引未来"的形象却并未动摇,甚至数次影响过历史。”
而对于“科幻是否只等于未来”这个问题,宝树经过写作与研究,产生了自己的想法,“如果科幻就是关于崭新未来的叙事,那么看上去和早已沉入过去的历史就脱离了关系。很长一段时间内,无论是大众的认知或者中国科幻写作者的实践,都极少涉及历史方面,即便有,往往也只是抽象的背景和无足轻重的点缀。但这种对科幻的理解既流于表面,也无法约束写作者的实践,科幻作者和读者也早已认识到,科幻中蕴含着更广大深远的可能性。”(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恩杰 张知依 李天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