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家庭】互敬互爱:持家爱岗两相宜
【最美家庭】互敬互爱:持家爱岗两相宜
发表时间: 2019-08-20 来源: 北京朝阳文化馆

图片来源:朝阳报

  家规家训:孝顺诚实守信谦和

  身穿白大褂,一头长发随意扎成马尾,端坐在就诊台前,望闻问切,用略带台湾口音的普通话认真地与患者交流,这是陈良贞工作时的模样。

  今年42岁的陈良贞,出生于台湾,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10余年前,为了与爱人和孩子团聚,她放弃台湾待遇优厚的工作,漂洋过海来到北京,在亚运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小大夫做起,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家人。她说:“我的家庭观念很强,不论什么事情,能跟家人在一起才是最重要的。”

  为与家人团聚 定居北京

  1997年,陈良贞从台湾来到北京,就读于中国中医药大学,原本计划本科、研究生,一路读下去,毕业后回到台湾,留在父母身边,找一份满意的工作……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2004年正在读研究生一年级的陈良贞,偶然认识了教授传统文化的学者孟繁佳,被其身上温文尔雅,知书达理的气质所吸引。虽然心有所属,但陈良贞总想着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干一番事业,再者,远离父母让她很不舍,毕业如期而至,她还是选择回到台湾,并找到一份前景、待遇都很不错的工作。

  “身在曹营,心在汉。”再加上当时还是男朋友的孟繁佳的不懈追求,终于,他们于2006年7月份结婚。婚后,陈良贞与丈夫两地奔波的状态持续了一年多,直到2007年大女儿降生。“孩子一天天长大,虽然先生经常来台湾,但两地分居不是长久之计,孩子需要父亲的陪伴,公婆年纪越来越大,也需要我们的照顾。所以我当时决定,回到北京,在北京定居。”谈起往事,陈良贞说道。

  回到北京后,为了更好地照顾公婆和孩子,陈良贞在找工作时,首先考虑工作地点,公婆家住在亚运村街道安慧里二区,他们刚回北京时就在同一个小区租了房子,工作也在位于小区“隔壁”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直到2012年在同小区购买了房子。

  工作生活两不误 和睦相处

  陈良贞的先生是教授传统文化的学者,平时忙于讲学,对家庭照顾的重担就落在陈良贞身上,除了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公婆的饮食起居也要兼顾,同时,本职工作也要做好。

  身兼多职的陈良贞并不觉得累,生活中,她将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白天孩子们都上学了,她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回到家中做午饭时,顺便把晚饭的食材准备好,这样一来,晚上下班回家能直接炒菜,“基本上,我5:40回到家开始做晚饭,孩子们6点回家时,晚饭我也就做好了。”陈良贞笑言。平时要定期给公婆采买蔬菜,有时候公婆有个头疼脑热,她都亲自抓药煎药,每周末请老人来家里聚餐,一起聊天,培养感情。

  工作上,陈良贞也从未懈怠,从2009年工作至今,陈良贞是首批中医药继承工程肖和印学术经验传承人,工作近10年收到多面锦旗,是中医科看诊最多的医生。

  “不管多忙,我也没有忘记对孩子的教育。”在孩子的教育上,陈良贞有自己独特的坚守,两个孩子在2岁时,就送去了幼儿园,每天自己坐校车来回,从小培养他们独立积极的性格。有时候,陈良贞的育儿理念难免跟老人有分歧,她有智慧的化解办法。“有分歧我从不当着孩子的面说,要给老人足够的尊重。”陈良贞说,每个周末,是家庭聚餐的时间,茶余饭后,她跟老人聊育儿理念,谈自己的观点,通过不断地沟通和实践,公婆慢慢认同了陈良贞的理念。

  尊重是相互的,陈良贞远离家乡,无法陪伴在自己父母身边,公婆主动提出,每年春节,以及其他节假日,他们这个小家都回台湾探亲,对此陈良贞深表感激。

  “我先生是个多才多艺的人。”谈到爱人,陈良贞一脸崇拜,在她看来,先生虽然不经常在家,但他对家人的爱一点不少,他给孩子们设计了52堂童蒙养正课,孩子们边听边动手操作,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除此之外,只要有时间,先生就会带着家人一起去旅行。结婚这么多年,陈良贞夫妇从没红过脸,“我们有个约定,矛盾不隔夜,当天的矛盾当天要解决。”

  小家安顿好了,陈良贞还不忘积极参与社区的活动。除了定期进社区义诊,平时遇到邻居们求医问药的事情,她也尽自己所能帮助邻居们。她说:“能成为邻居是缘分,大家待我很好,让我感觉到温暖,如今,北京有我的家人、朋友、信任我的患者,这里已经成为我第二故乡。”(朝阳报)

责任编辑: 刘芳芳
主办单位:北京市朝阳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首都文化馆工作组
E-Mail:chywmb@163.com Telephone number:86-010-65099776
ICP 备案序号:京ICP备 060334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