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南参与义务献血
王南,男,汉族,1974年生,蚌埠市中心血站信息科主任,积极推广无偿献血理念,组织参与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工作,努力推动蚌埠市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自2000年起至今,从一名血站普通员工到献血志愿者,坚持无偿献血19年,累计献血4700毫升,参加志愿服务2140小时。
坚持十九载,圆梦献血路
1998年,蚌埠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的王南被分配到蚌埠血站工作,当年正逢《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他便来到原百货大楼外第一辆采血车上进行宣传动员,并做献血前后的服务工作,那时候人们献血热情很高涨,忙碌之余,王南总是在想,“天天宣传让别人献血,而自己这个血站人却不带头献血,不能做行动的矮子,让人说闲话。”很多次王南在采血车上提出要献血,同事们就说:“车上只有4个人,每天献血的人那么多,忙都忙不过来,你还年轻,以后有的是机会呢!”啥时才能亲自献次血,成为了王南的一个心愿。
2000年,王南因为专业需要调入检验科,他以献血的形式来作为科室交接的纪念,第一次献上了血。“我对当时情况的印象是很深刻的,除了采血是护士操作,其他环节都是我自己办理,两年的耳濡目染,实在是太熟悉了,也实在是太想亲身体会。”从此以后,他每半年坚持献一次血,除了“固定献血”,汶川地震、甬温高铁事故等他都献了血,只要有需要,只要符合要求,他都会主动参与捐献。
防治艾滋病,志愿助他人
2006年,王南经过层层推荐、筛选,成为省卫生厅“四免一关怀”艾滋病防治宣传志愿者,并作为蚌埠地区唯一人选奔赴阜阳颍州区开展宣传帮扶工作,为艾滋病感染者带去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心鼓舞和经济援助,舒缓他们沉重的精神压力。整整20天,平均每天12小时,从宣传培训到心理疏导,再到协同救治,王南感触很深,“艾滋病被长期妖魔化,人们总是喜欢把这个病和生活作风结合起来,过多考虑得病的途径,而轻视了疾病本身。希望通过我们不断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艾滋病研究的现状,给予艾滋病感染者安慰、鼓励和帮助,带给他们温暖和信心。”
之后十多年,王南的母亲因身体不好做了五次手术,医务工作者到患者家属的身份转换,让王南切切实实体验到了人间冷暖生老病死,更感受到了自己的责任重大。现在,他经常参加身边好人、优秀志愿者事迹宣讲活动,用实际行动做好无偿献血、关爱艾滋病患者等公益宣传活动,搭时间、掏腰包,没有丝毫怨言,至今已累计参与志愿服务活动2140小时。
王南组建关爱艾滋病志愿者服务队
为无偿献血代言,时刻准备着
手术病友们基本上都要备血甚至用血,一旦有特殊用血或医院库存紧张需要大剂量输注,王南都尽量帮忙联系解决。记得期间一位年轻人突然急性肾衰需要大量的血浆进行透析,当时血浆十分紧张,不仅透析的多,而且还有烧伤病人要用,在王南的多方奔波下,最终满足了全程治疗的用血量,有惊无险,挽回一条年轻的生命。类似这样的事情还真的不少,身边朋友给王南起了个外号叫“血导”。
王南说,他的办公室隔壁就是机采科,采集血小板的地方,用血小板的大多都是血液病患者或者是癌症放化疗的危重病人,每天看到的都是愁眉苦脸的人,渐渐地他内心萌发了一个想法:“尽管我能力水平有限,但我的身体可以时刻为这些人做准备。”他早已把无偿献血当成了一种责任和习惯,2014年6月14日“世界献血日”,王南自愿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成为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2017年7月11日,在安徽省红十字会蚌埠医学院捐助站,他签下了遗体(角膜)捐献协议,成为其中一员(编号0610)。
“我一直爱用鲁迅先生一句诗‘我以我血荐轩辕’,年轻时只觉得这句话讲出来特别豪气,真正体会不到它的含义,现在终于明白了,这是炎黄子孙对中华民族母亲深沉的爱,也是我奉献无偿献血志愿服务事业的决心!”王南激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