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文化馆

芜湖文化馆> 文明播报

芜湖多方加强好人文化建设 "德者有得"引导市民崇德向善

  • 发表时间: 2016-01-13
  • 来源:芜湖文化馆

  “母亲有叮咛,我一直记在心,人在世上走一回,做人就要做个好人......”一首《好人歌》唱出了好人的心声。芜湖市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一直很着重加强好人文化建设。主要通过“挖掘好人”、“建好人馆”、“表彰宣传好人”、“学习好人”、“礼遇好人”五个方面将各级好人好事“公之于众”,让广大市民耳濡目染以好人为榜样,学习好人争当好人。同时“礼遇好人”让“德者有得”,激励了更多人崇德向善、见贤思齐。

  挖掘好人:多措并举寻找“文明榜样”

  三举措扎实做好“身边好人”线索推荐工作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促进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根据县文明办的工作部署,严桥镇积极开展“身边好人”线索推荐工作,把身边好人的挖掘与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升公民素质有机结合起来,动员广大干群推荐好人、学习好人、争当好人,充分发挥群众身边典型人物的榜样作用,努力弘扬社会正能量。

  一是做好评选推荐工作。镇文明办积极组织各村(社)、镇直单位深入挖掘身边孝老爱亲、敬业奉献、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等方面的好人好事,对推荐的“身边好人”评审把关,广泛征求干部群众意见,确保事迹真实感人。

  二是做好宣传学习工作。广泛运用道德讲堂、百姓讲堂、宣传栏、政府网站等有效载体,同时,邀请记者现场采访,通过“讲故事”、“话家常”,用真情实意传递身边的大爱,传递内心的感动。通过有血有肉的鲜活事例,对群众推荐出的好人好事进行公示和弘扬,给人以力量鼓舞。

  三是做好慰问帮扶工作。结合实际,针对部分生活困难的“身边好人”,镇党委政府积极开展慰问帮扶,领导干部上门走访看望,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听取他们的建议,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让他们切身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继续将社会大爱发扬下去。(李龙镜)

  广泛发动社区群众积极做好“身边好人”线索推荐

  为广泛传播道德力量,学习“身边好人”的感人事迹和高尚品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社区群众接受道德洗礼,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氛围。让好人事迹在阳光下发出熠熠光彩,使好人得到宣传和模范。近日,裕溪社区在辖区范围内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

  本次活动通过发动辖区内企业、单位、以及群众通过不同方式推选出自己心目中的“身边好人”。在宣传“身边好人”时详细告知推荐方式,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网站的方式进行推荐。输入中国移动手机号码及验证码,填写推荐人姓名、事迹类别、好人姓名、好人事迹所发地、事迹简述等信息后,免费完成推荐。二是,利用移动手机进行推荐。中国移动手机用户可编辑好人好事短信,发送至106581055(要求在70字以内),短信须包含以下必要信息如,推荐人姓名,所属地区,事迹类别,事迹简述等。通过发动群众将更多的好人展示在平台上面,让更多的人了解她们的先进事迹,为他们的行为而感动,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将好人事迹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让凡人善举温暖神州。

  推荐身边好人 共建文明社会

  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作,潜移默化地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充分发挥社会公益宣传这一“道德高地”传递街头正能量的作用,使广大居民对全社区近年来涌现出来的“身边好人”事迹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无城镇文景社区在全社区主要街道、小区统一设计安装了13座宣传栏,将近年来全社区涌现出来的20多名“身边好人”先进事迹图文并茂地展示在在宣传栏里,供广大居民了解、学习和宣传。

  一幅幅主题鲜明、内涵深刻的文景社区“身边好人”先进事迹宣传栏,源源不断地传递着文明、和谐的“正能量”,成为城市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居民纷纷表示,构思巧妙、设置规范的“身边好人”先进事迹宣传栏,不仅能让大家知晓和学习身好人的先进事迹,还能扮靓我们的街道,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美丽。居民王阿姨逢人就说:“看看这个宣传栏,这都是咱们社区出的好人,就在我们的身边,看着亲切不说还是我们的好榜样啊。”

  建立芜湖好人馆 让好人“安家落户” 

  芜湖好人馆开馆 打造“好人芜湖”文化品牌

  9月29日,芜湖市召开芜湖好人馆揭牌暨2015年第二季度芜湖好人颁奖活动,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高登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贺懋燮共同为芜湖好人馆揭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段玉嘉出席活动。

  据了解,芜湖好人馆展厅分为“德润鸠兹”、“善行芜湖”、“大爱江城”三个部分。“德润鸠兹”主要展示了各类道德模范的主要事迹;“善行芜湖”主要展示了各类好人的主要事迹;“大爱江城”主要展示的是历年来芜湖市对身边好人和道德模范的礼遇、帮扶、表彰、宣传活动以及道德讲堂建设等情况。通过三个部分的全面展示,让广大市民了解熟悉了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先进事迹,向大家诠释了选树典型的成功经验。近年来,全市上下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为根本,扎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打造“好人芜湖”的文化品牌。截至目前,全市已有4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4人获评安徽省道德模范及提名奖,85人获评芜湖市道德模范及提名奖,96人荣登“中国好人榜”,156人入选“安徽好人榜”,223人入选“芜湖好人榜”。

  当天,还授予了骆中琴等19名同志为2015年第二季度“芜湖好人”称号。

  制作“芜湖好人馆”专题

点击图片即可查看好人馆专题

  山水灵秀地,芜湖好人多。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扎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打造“好人芜湖”的文化品牌,构筑崇德向善的道德高地,营造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社会风尚,涌现出一大批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孝老爱亲、敬业奉献、勤劳节俭的先进典型。到目前为止,全市已有4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4人获评安徽省道德模范提名奖,85人获评芜湖市道德模范及提名奖;96人荣登“中国好人榜”,位居全省前列,占全省九分之一;156人入选“安徽好人榜”,223人入选“芜湖好人榜”。他们用信念与担当、爱心与善举、执着与坚韧,传递社会正能量,生动展现了“好人芜湖”的精气神,领奏了“中国芜湖好人多”的时代最强音。

  组织参观好人馆 弘扬公民道德正能量

  今年9月20日,是第十三个全国“公民道德宣传日”,也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14周年纪念日。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入宣传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六郎镇组织参观了芜湖市好人馆。

  六郎镇参观人员观看了好人馆图片、文字、视频等,详细了解了全市“敬业奉献、诚实守信、见义勇为、孝老爱亲、助人为乐、勤劳节俭”等六个类型的好人事迹,他们来自全市各个工作岗位和各条战线,分别是中国好人、安徽好人和芜湖好人的典型代表。其中,六郎镇好人馆内展示了该镇陶良云、杨良金、刘延珍等“最美全家福照片”,充分展示了好人正能量,激发着大家向他们学习。

  表彰、宣传好人 “互联网+”让好人精神传播更远

  街道为各级好人颁发证书 向"好人"致敬

  澛港街道一直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市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用先进典型引领社会风尚,广泛深入开展身边好人评选学习宣传活动,澛港街道为当选2014年的各级好人颁发荣誉证书及奖励资金。

  2014年澛港街道推选的各级好人有敬业奉献“芜湖好人”周耀先,孝老爱亲“芜湖好人”夏春凤,见义勇为“芜湖好人”李根银,勤劳节俭“芜湖好人”鲍登华,见义勇为“弋江好人”陈华景和戴朝刚,以及获得第三届弋江区优秀志愿服务典型的优秀志愿者胡才虎和优秀志愿服务集体安徽师范大学新雷锋青年志愿者协会。澛港街道给以上各级好人颁发了荣誉证书及荣誉奖金1000元。

  希望收到表彰的通知,珍惜荣誉,再接再厉,继续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在提升自己,奉献社会的实践中不断取得新的成绩。该街道也将广泛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好人先进事迹活动,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为构建“四个芜湖”提供强大的道德支撑和精神动力,为街道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互联网+:充分发挥微博、微信宣传好人作用

  芜湖文化馆新浪微博宣传好人365

  “文明芜湖”微信即时传播好人365

  好人365栏目自去年9月份开设以来,芜湖文化馆官方微博、微信每天按时转发好人365报道,并且组织广大网友和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积极参与留言。21世纪,当电脑手机已经广发普及,网络开始四通八达,只要我们有网络可以上微博玩微信就可以看到好人365信息。因此,在网络发达的今天,微博、微信比一般传统媒体更加迅捷,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新媒体的这一优势,将好人文化传播更广,渗透人心。

  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积极点赞留言 让好人精神口口相传

  为在社区进一步营造崇尚好人、学习好人、争当好人的浓厚氛围,石城社区持续聚焦“好人365”,并组织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学习“好人365”事迹,开展网络文明传播活动。

  为配合做好“好人365”的宣传推广,志愿者们通过个人新浪微博对好人事迹进行评价,并对好人事迹进行转发,让好人的正能量传播给身边同事、朋友及亲人。志愿者们的评论字里行间凝聚着来自心底的感动,一句句留言承载着发自内心的崇敬。

  “好人365”专栏中 “小人物”的事迹确实令人感动,更重要的是这些“小人物”触发了人们深深的思考,是对社会道德意识的唤起和激活,是对真善美的认同和肯定。

  石城社区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还积极引导社区居民进行转播评论,让居民对好人365的关注度不断加大,多渠道的获取向身边好人学习的榜样,引导公众日行一善。(李婧)

  学习好人:引导见贤思齐 传递道德正能量

  举办道德讲堂引导见贤思齐 传承好人力量

  为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新时期道德模范,加强社区居民的文明素养,10月20日下午民主社区组织开展道德讲堂活动。

  活动通过唱三德歌、学模范、诵经典、谈感悟、送吉祥五个环节向大家传递道德正能量。三位宣讲员围绕诚实守信、孝老爱亲、乐于助人传统文化内容讲述身边道德故事,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道德观。美德故事配以宣讲员们绘声绘色、声情并茂的演讲,引得在场居民的一片称赞声,现场爆以阵阵掌声。

  道德讲堂旨在号召大家向身边的模范学习,树立道德新风,在工作与生活中服务他人、做好事、当好人、得好报、扬好德。参加活动的居民纷纷表示:聆听此次道德讲堂,让人受益匪浅,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夫妻恩爱、相濡以沫;懂得了诚实守信的可贵;也感受到了普通下岗职工的那颗善良心灵的美丽。

  芜湖举办中国好人进校园报告会 

  10月26日,鸠江区2014年度中国好人王家治走进芜湖新世纪学校,为中小学生奉上了一场精彩的报告会。王家治从自己的个人经历、成长过程向同学们讲述了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和不断战胜困难的历程,特别是王老结合自己的实际行动讲述了“学雷锋、做奉献”的执着,勉励同学们珍惜宝贵时间,努力用功读书,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并用自己的所学回馈社会。短短半个小时的报告,让在场的每一名同学感触良多,现场不时爆发出阵阵热烈掌声,报告会最后广大师生共同向王家治老人送上了身体健康、多福多寿的良好祝愿。

  本次活动由鸠江区文明办、鸠江区教育局、官陡街道办事处联合举办,共300余名师生参加了报告会。

  建设百米“好人墙” 成为学习好人精神主阵地

  8月12日上午,一幅幅制作精美,图文并茂,温馨大气的百米好人事迹墙,在鸠江区湾里街道金湾社区金湾小区少林武校围墙处建成,引得小区居民驻足观看,成为引领道德风尚,宣传湾里好人善举,弘扬好人风尚的主阵地。

  据悉,湾里街道为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激发社会正能量,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根据街道"党旗下的向日葵"品牌创建活动部署,让文明之花深入人心,品位道德的力量。湾里街道将辖区内2013年至今,当选的区级以上孝老爱亲、助人为乐、敬业奉献、诚实守信、见义勇为、勤俭节约等类型好人,共计50名,全部配发身边好人照片和个人事迹,制作成展板,全部安装到墙面上,成为小区一道亮丽的好人风景线。

  湾里好人墙总长135米,系鸠江区目前建成长度最长的好人事迹墙。通过身边好人宣传身边事,身边好人说自已的事,在全街道形成人人争当好人,人人尊敬好人的良好氛围。

  礼遇好人:“德者有得” 引领文明前行

  市社会救助管理中心领导看望、慰问困难身边好人

  为了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彰显道德模范的影响力,倡导高尚的道德风尚。芜湖市社会救助管理中心遵照共建双方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原则,突显文明单位实践特色,促进共驻共建和谐发展。

  11月4日上午,芜湖市社会救助管理中心站长莫声毅一行到鸠江区清水街道军滩社区进行了结对共建帮扶活动。芜湖市社会救助管理中心莫站长一行在清水街道文明办副主任凌凡、军滩社区居委会主任周成荣的陪同下分别对军滩社区的诚实守信的环卫工人王本好夫妇、助人为乐的残疾人孙茂保以及孝老爱亲的汪德新、王忠兰等四位困难身边好人(道德模范)进行看望、慰问。

  首先,莫声毅站长一行轻车简从来到王本好夫妇家走访慰问。王本好夫妇是军滩社区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家境并不富裕的她在拾到了14万后原地等候、到处寻找失主。在军滩社区诚实守信“身边好人”王本好夫妇家中,莫声毅站长紧拉着王本好老人的手,亲切询问其身体状况,生活、家庭是否存在困难需要解决等,并高度赞扬了王本好夫妇拾金不昧的高尚道德情操和良好精神风貌,随行工作人员为王老送上了防寒的棉被、精制大米、食用油、优质奶粉等价值500元左右的慰问品。并叮嘱王本好夫妇:冬季即将来临,天气寒冷,环卫工作中要保重身体,同时要求随行的中心工作人员,一定要多关心道德模范的生活,忠心向王本好夫妇学习。

  随后,莫声毅站长一行分别带着慰问品看望慰问军滩社区的孝老爱亲的王忠兰和助人为乐的残疾人孙茂保。

  最后,芜湖市社会救助管理中心站长莫声毅一行来到了孝老爱亲身边好人汪德新家中,老党员、老干部汪德新几十年如一日,既要服侍老父亲,又要照顾多重残疾老伴他的赤诚孝心感动了无数人。在汪德新送家中,莫站长与汪德新老人亲切攀谈,并向汪老虚心学习。并为他送上了500元左右的慰问品,预祝他们过上一个欢乐祥和而温暖的冬季。

  通过此次看望、慰问困难身边好人(道德模范)活动的开展,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殷切关怀,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了人民群众心中,用实际行动拉近了党群、干群之间的距离,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释来东)

  瑞东园社区慰问身边好人,传递好人精神

  为了大力弘扬道德新风尚,推动全社会形成“关爱、学习、争当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浓厚氛围,树立“好人好报”的价值导向,11月3日,瑞东园社区慰问了“助人为乐”的“弋江好人”钱万道同志。

  钱万道是一名年逾七十的老人,其退休多年来帮助邻里,关心他人,积极参加社区的群防群治义务巡逻、清洁家园环境整治、关爱困难家庭等活动,受到了社区居民的称赞,特别是他持续5年帮助行动不便的邻里,让人深受感动,于2014年第四季度被评选为“弋江好人”。

  社区的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将《荣誉证书》和奖金1000元送到钱老手中时,老人激动不已,表示会继续发挥道德模范带头作用,传递正能量,共同建设文明和谐的城市家园。

  清水街道开展礼遇“身边好人”活动

  “身边好人”是宣传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先锋,为充分发挥“身边好人”的示范引领作用,体现社会对“身边好人”的关爱,11月4日上午,清水街道文明办、军滩社区联合芜湖市社会救助管理中心开展帮扶与礼遇军滩社区4位困难“身边好人”活动。

  一大早,我们在社区工作者带领下分别来到鸠江区“孝老爱亲”好人王忠兰、汪德新,“助人为乐”好人孙茂保,“诚实守信”好人王本好夫妇家中,给他们带去了牛奶、油、米、棉被等慰问品。芜湖市社会救助管理中心莫站长表示:“通过这些慰问品传递我们对“身边好人”的敬意,他们作为军滩社区“身边好人”代表,一直用行动给我们做了最好的榜样,我们一会一直帮扶困难的“身边好人”,因为好人应该有好报!

  文明不断发展,爱心需要传递。通过此次献爱心活动,不仅让“身边好人”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礼遇和关爱,而且还进一步树立“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取向,积极引导更多的人加入礼遇帮扶困难“身边好人”队伍中。另外,清水街道将在以后工作积极组织辖区文明单位与社区开展结对共建帮扶活动,将爱心继续传递下去。

  为了大力弘扬道德新风尚,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尚、学习、争当好人”的浓厚氛围,树立“好人好报”的价值导向,芜湖市从五大方面着手,最终在全市掀起浓厚的学好人做好事的氛围,为后文明创建时期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芜湖文化馆综合)

  • 责任编辑: 刘 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