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深化网络建设工作 让互联网传播接地气
朱园平
网络技术日新月异,深刻改变着社会生活的大格局,产生着巨大的影响,重视网络建设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铜陵围绕网络建设,从不同角度和细节着手,将互联网思维潜移默化融入工作实际中,利用互联网的特点贴民心聚民意,开展各类便民服务,使互联网传播提速提效接地气。
网络公约。图片来源:铜陵文化馆
孩子在网上图书馆找寻自己喜爱的书籍。图片来源:铜陵日报社
开放网络平台 让网络传播汇民意集民智
市长热线开通网络直通车服务
2009年,铜陵市市长热线开通,7年来,市民通过市长热线公开电话平台,有效监督政府的各项工作,推动政风行风转变,促进铜陵市服务型政府建设,得到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和信赖,社会影响力和知晓度不断扩大,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2016年,铜陵市12345市长热线在原先热线电话服务的基础上,开通网络直通车服务功能,通过网站和APP,在线发帖回帖互动,解决市民各类问题。让市长热线更贴近百姓的生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成为市民和政府相关部门沟通,了解民情民意的重要渠道和“桥头堡”。
铜陵市长热线。图片来源:铜陵文化馆
搭建“互联网+”开放性平台广集民意民智
2015年6月底,铜陵市政协启动“城市建设与管理”主题论坛活动,在政协网站开设专栏,首次通过微信、协同办公网络平台等向委员、政协各组成单位和院校及研究机构发出约稿函;运用“互联网+”概念,第一次将政协协商与网络的开放性结合起来,拓展资政平台,广集民意民智,这是市政协主动适应形势发展、积极探索协商民主新途径的有益尝试。网络论坛的举办,得到了政协参加单位、广大委员和市民群众的积极响应,历时3个月,共收到来稿40多篇。
从网络论坛到微信议政,市政协不断探索建立政协参政议政的新平台,为协商民主开拓了更广阔的渠道。
提升网络技术 与市民分享信息建设成果
“六易”平台上线便民服务信息化建设提速提效
今年以来,铜陵市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项目围绕“一个中心、六易平台”建设内容,加快建设速度,高效有序推进。“六平台”是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的六个应用系统,简称“六个易”。即社会治理平台(“易治理”)、一口式服务平台(“易办事”)、社会服务平台(“易生活”)、终端服务平台(“易服务”)、决策支撑大数据分析平台(“易决策”)、绩效评估平台(“易考评”)。目前,铜陵市“六易”平台核心模块已上线运行。
其中,“易办事”模块,社区“一口式”办理平台累计上线67项公共服务事项,涉及民政、卫计、残联、住建等6个单位;“易服务”模块,支付宝铜陵城市服务平台已分两批上线便民服务事项14项,目前用户23万余户;“易决策”模块,全市重点项目管理系统已在电子政务外网、互联网同步测试成功并发布,满足应用推广条件。
目前,铜陵市数据共享和系统对接取得突破。社管数据中心首批10家重点数据共享单位已有87类、4941万多条数据入库并可共享交换,其中与公安、工商、质监、民政等6个部门完成对接并实现部分数据动态共享;全市地图数据脱密及矢量化处理全部完成,完成幸福、万鸡山、观湖等7个试点社区2.5维地图制作等。
审批“一点通”服务市民办事“少跑腿”愿望成现实
网上搜索打开“铜陵市电子政务服务大厅”注册成功后,点击“行政审批”子栏目,选择对应的行政审批办理部门和办理事项后,按照“在线办理”要求上传相关材料,即可实现行政审批事项的受理和审批。目前铜陵市40个部门243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可以通过政府权力清单运行平台提交申请办理,市民办事“少跑腿”愿望成为现实。
据了解,铜陵市政府权力清单运行平台于2015年12月24日全面开启运行。该平台是省内第一家严格按照省统一技术规范建成的。平台不仅实现了便民办事,也能够通过公开、督查倒逼政府部门提高服务意识和审批效率。他们将继续加大对平台的管理、维护以及办理情况督查,确保平台有效运行,不断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利用网络媒体 使文明创建品牌接地气
用“互联网+”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铜陵天门镇金塔村整合村级远教站点设备和村文体活动广场等硬件资源,积极打造开放式远教新平台,建成了“远教文化广场”,把丰富的党员教育、农技知识、影视戏曲等教学资源传输到户外LED电子显示屏,实现了远教由室内到室外的扩展。金塔村将深化远教学、用工作与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相结合,实现“一场多用”。该村利用远教文化广场适时开展农业实用技能培训。根据农事管理时节,利用晚上村民到广场休闲的时间,播放农业种植、农村养殖相关的技术讲座,并不定期发布市场用工需求信息。
借助“互联网+”驱动社区党建服务
铜官区幸福社区位于中心城区,退休党员数量大,在职党员资源丰富,辖区党员流动性强。该社区主动创新思维举措,借助“互联网+”平台,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服务、管理工作迈向“智慧党建”的新台阶。利用安广网络电视平台,为离退休党员提供全方位服务,让老党员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社区动态、参与社区事务、享受社区服务、完成党课学习。
“互联网+”党建服务。图片来源:铜陵日报社
利用党建信息系统和微信公众平台,推动在职党员进社区“亮身份、亮承诺、亮服务”。社区通过党建信息系统,实现对在职党员的报到登记、网格管理、岗位认领、活动记录、支部评价的“全程跟踪”。利用“互联网+”党支部平台,优化对流动党员的教育与管理。首先是摸清“家底”,累计查找出流动党员132人。其次是建立“家园”,组建“QQ党支部”和“微信党支部”。再次是聘请“家长”,社区邀请党性强、工作经验丰富的在职党员担任指导员,为流动党员发布“微信息”,开展“微党课”,提供“微服务”,让流动党员真正感受“家的温暖”。截至目前,该社区已利用该平台累计发布公告信息等42条,开展党员教育活动48次,开展互动交流活动66人次。
建立网络平台“学习活动日”制度发展在线学习培训模式
每月28日是铜陵郊区的远程教育“学习活动日”,通过三步走强化党员教育,并切实提升“学习活动日”成效。在学习内容上,采取“点单”方式,通过公告栏、先锋网等提前公示,党员、群众代表会议征集,微信平台、QQ群等聚焦理想信念教育,结合党员群众关注和需求,每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更新“远教菜单”目录,增强学习内容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在学习形式上,探索出“支部+远程+示范户”的学用转化模式。
宣传网络安全 将文明上网意识广泛传播
开展文明上网主题系列活动 让文明上网入脑入心
为倡导学生健康文明上网,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促进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铜陵师范附小组织全校学生开展“文明小博客”活动,引导学生健康上网。全区19所小学的上万名小学生在文明博客上开博客、写博文,营造了浓厚的网络学习氛围。
大学生志愿者在文明上网的条幅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图片来源:铜陵文化馆
由铜陵市网宣办举办的“文明上网先进社区创建活动”暨大型横幅签名活动在铜陵市铜官山区官塘社区举行,铜陵学院学院组织学生参与了此次签名活动。活动现场气氛热烈,铜陵学院学生和社区居民纷纷提笔签名,郑重承诺,自觉遵守《网络文明公约》,通过增强自身网络道德意识,用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规范,做阳光、绿色上网的文明志愿者,文明上网的模范和榜样。此外,该校学生还佩戴红色袖标,做好宣传和讲解工作,向社区居民发放印发文明上网、文明礼仪等内容的创建宣传册。
网络安全宣传活动 提升居民网络安全意识
图为露采社区召开网络安全知识讲座。图片来源:露采社区
网络安全事关国家安全,事关公众利益,事关千家万户。为切实提升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增强公众安全防护能力和水平,露采社区围绕“网络正能量助力‘中国梦’”主题,通过张贴宣传标语、悬挂宣传横幅等形式,积极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活动。活动中,社区以网罗正能量,助力“中国梦”主题,制作“共建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网络创造幸福时代,安全守护绿色家园”等网络安全宣传标语,悬挂于辖区主要干道路口以及市场周边等来往人流量较多的地方,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及时组织社区工作者、党员以及辖区居民等集中学习网络安全常识、意义以及安全防护知识等内容,从而让更多的人认识网络安全、了解网络安全的意义所在,自觉、主动地加入到防护网络安全的队伍中。
市民在文明上网的条幅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图片来源:铜陵文化馆
文明创建志愿者正在给一位市民讲解文明上网的细则。图片来源:铜陵文化馆
为营造文化馆络环境,铜官山区还通过发放文明上网手册、文明上网倡议书、《文明上网自律公约》及相关宣传材料等形式,积极向社区居民宣传文明上网理念,使社区居民的安全上网、科学上网意识得到提高。今后,官塘社区还将通过推广《安徽省文明上网四字歌》,举办网络知识竞赛,利用社区电子阅览室、QQ群、微信群开辟“文明上网”宣传阵地等方式深入推进创建活动,从而达到提高广大网民文明素质和法制素养,丰富广大网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目的。
网络安全执法检查监督工作 对网络安全敲响警钟
为了加强对辖区网吧的监管,阳光社区组建老党员志愿监督员,对社区网吧进行义务监督。据了解,为了杜绝未成年人上网现象存在,该社区4名老党员组成网吧义务监督小组,对社区周边网吧进行义务监督,促进网吧规范经营。
此外,为进一步提高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能力,根据公安部的统一部署,按照市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方案,铜陵市公安局网安支队会同市信息办、市保密局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网络安全执法大检查工作。
市公安局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全市网络安全通报机制,加快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建设,切实推进信息安全与预警通报机制工作,提升铜陵市网络安全保障的能力。
铜陵在互联网建设工作中,通过开放网络平台、提升网络技术的途径不断丰富互联网传播手段,利用网络媒体渠道优势和影响力,深化文明创建品牌,重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让文明上网观念深入百姓内心,收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得到了巨大的群众反响,铜陵的网络建设工作正在不断攀升新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