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掀起"国学热"助力传统文化传播
编者按:这两年,"国学热"在未成年人教育中逐渐占有一席之地。很多家长和学校推崇孩子从小开始学习"国学",诵读中国诗词和经典着作。芜湖除了将国学经典教育纳入中小学校课程体系,学校之外也出现了一些国学教育机构。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学好国学,一方面得让更多社会力量加入,另一方面对于孩子我们在国学内容的选择和教育的方式方法上得因材施教,从而让青少年学国学有地可学,有人可教。
芜湖"国学班"进社区让传统文化住进孩子心底
我们和外界的交流越来越多,思想上、文化上的碰撞与融合也越来越多,对年轻人来说,世界似乎变小了,而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本似乎却是渐行渐远了。于是一些坚持学习国学经典并从中受益匪浅的人们行动起来,从纷繁浩荡的五千年历史文化中整理出最经典、最直达人心也是最有教育意义的内容,传授给年纪尚幼的孩子们,让他们从小开始接受国学精华的熏陶,从学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开始认识这个新世界。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国学班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学生个人的成长,也是对每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反思。
3岁不到的潘际程见到张雪莉老师90度弯腰鞠躬
国学班给学生们准备了很多免费的教材
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认真地朗读
社区"请"来国学班
"老-师-好!"上午8点钟,3岁不到的潘际程由奶奶牵着小手,来到了都宝花园社居委办公室的公益国学班课堂。一见到站在门口迎接他们的张雪莉老师,这个虎头虎脑的孩子立刻站住,90度弯腰鞠躬,小脑袋都快碰到膝盖了,脆生生地喊了声"老师好"。见者动容,也让人不禁感慨,尊师重教的美德通过行动自然而然地表达,即使他只是一个两三岁的小孩子,眼前的这幅场景简直萌化人心。
"身体坐正脚放平,左手扶书右手指。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笑容温婉可亲的张雪莉是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的一名教师,本身对中国古代文学和传统文化有着很深的研究,同时她也是芜湖市传统文化促进会的成员,和一帮志同道合的专家学者朋友们一起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推广。自从2013年文促会决定在汇成名郡小区成立首个公益国学班以来,她就主动请缨担任授课老师,如今,公益国学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都宝花园开设了公益国学班的第2个授课点,张雪莉又迎来了新的、更多的学生。
"非常欢迎国学班来到我们社区开课,社区特意为他们提供了教学场所。"2014年9月,都宝社居委通过文促会的一位老师牵线搭桥,将国学班"请"进了社区,并将社区书画摄影社团的场地提供作为课堂,由社区的书画爱好者们创作的书法绘画作品"装饰"了教室的墙面,内容大多是先贤哲人、文人墨客的诗文,置身其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见证孩子的一步步成长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每个周末的早晨8点30分,朗朗的读书声都会在都宝公益国学班的教室里响起,一二十个面容稚嫩的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用清脆的童声整齐地朗诵《弟子规》《三字经》等国学经典。张雪莉会给学生们准备好很多免费的教材,因为很多学生家长在送孩子来学习的时候,自己也会坐在教室的后排跟着听,久而久之她们也和孩子一样,成了班上的一名"大"学生。
"我们平常是每周日上午8点半上到11点,现在有二十多个孩子在这边上课,孩子们都很热情的上课,也没有出现迟到早退的情况。"张雪莉介绍,大部分的孩子来的时候都比较调皮,不太能坐得住,因为他们年纪都很小,最小的孩子潘际程只有33个月,不足3周岁,大的也不过上小学五六年级。老师们也从来不会强制要求孩子保持课堂纪律,而是循循善诱地引导,通过对《弟子规》《三字经》等古文故事的趣味解读、制作动画PPT等形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稳稳地"坐在课堂上,其实,这何尝不是一种耐性的培养和意志的磨炼呢。
9岁的郭庆常常是第一个到达教室的学生,他的妈妈因为家里做生意的原因,平常没有多少时间辅导孩子的功课,在上小学二年级的郭庆性格活泼好动,上课经常不认真听课,一堂课连20分钟都坐不下来,更别说静下心来认真学习了。妈妈打听到有家长让孩子学习国学经典后进步很大,也给郭庆到都宝花园公益国学班报了名,让儿子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希望能改变孩子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小孩现在进步特别大,懂事有礼貌了,见到人都会规规矩矩地行九十度鞠躬礼,并且能安静下来学习了,平常也是主动来上课,班主任和我们都感觉孩子就像是变了一个人。"郭庆妈妈为儿子的转变感到非常欣慰,每天,郭庆都要在家里大声地朗读学到的国学经典,因为妈妈不识字,不能跟他一起看书学习,他就一句句地读给妈妈听,讲解其中的意思。
"在这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是像郭庆一样的,我见证了他们每一步的成长,从一开始无法静下来学习,到后来积极主动配合老师,这是一个进步,也是我们的自豪。"张雪莉对学生的进步看在眼里,也从内心里为他们感到高兴,国学班的学习不仅改变了孩子,也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家长,无论是心态还是行为,这也让她更加坚定了将传播推广中国传统文化这条路继续走下去的信心。
传播传统文化需要更多社会力量
如果你对国学班的理解还停留在老师带着学生摇头晃脑死记硬背经典名着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在汇成名郡的国学班课堂上,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孩子们站起来开始学唱手语歌。来自安师大体育学院的董满秀老师有着十分富有感染力的笑容,孩子们都愿意和她亲近。也许是因为自身专业原因,董老师的教学方式和其他老师也有所不同,拥抱、夸赞、带领学生学唱手语歌、走到讲台上手拉手跳舞、观看成语故事动画片……30多名学生中,很多是从2013年开班以来就一直坚持学习到现在的。
"我坚持了两年多,越来越觉得到国学班授课是我做得最正确的决定,不仅对孩子们的性格铸成、打牢文学功底很有帮助,我自己也在教学过程中学到了很多。"鲁泉滢的妈妈从带着孩子来上课,到自己跟着学,再到成为董老师的得力助手,以一名授课老师的身份华丽转身,她说,国学班对她的影响太大了。
90后的小袁是国学班的一名义工老师,平常有自己的工作,但是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几年来,他每一个周日的早晨都会风雨无阻地无偿来到国学班做助教,播放PPT、做好课堂准备工作、带领孩子们读书,甚至在有的孩子坐不住的时候陪在他身边一起学。虽然话不多,但是做起事来细心又稳重的小袁老师备受孩子们的喜爱。
"想要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力量,社会力量更是中坚砥柱。"都宝花园社区党委副书记袁远每个周日也会坚持到国学班来"旁听",对她来说,从古人先贤的大学问、大智慧中能领悟到很多人生的哲理,无论是学习知识还是为人处世,对现代人来说一样很有借鉴的价值。 (芜湖日报记者 杭琳/文 通讯员 刘斯诚/摄)
芜湖文化志愿者办公益国学班义务普及国学经典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小朋友们,这几句话其实是告诉我们平时在家里,每当爸爸妈妈叫我们时,就应该听到后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的;他们有事要我们去做,就要赶快行动,不能拖延或是不愿起身……"
从去年10月份起,每逢周六早上,位于莲塘新村藕香园社区的市民学校内总会传出阵阵稚嫩的古诗文读书声。这所特殊的学校,是由社区文化传播志愿者、安师大文学院教师张雪莉倡导并亲自创办的藕香园社区公益"国学班"。尽管每次授课对象均系一些中小学生及其家长,作为仅有的一名授课老师,张雪莉从不感到自己"大才小用"。
"我创办这个公益国学班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谁愿意学,我都欢迎,也乐意教,自然也就是'不图回报、长期免费,随来随学、愿意就好'!"张雪莉说,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经典论着,是中国几千年发展进步的基石,未成年人接受传统文化传承,张雪莉认为是大势所趋。
2011年后,张雪莉便与几名同事在安师大、部分居民小区,试开了数个公益性国学班。去年,在汀棠公共服务中心、藕香园社区的全力支持,国学班才正式安"家"落户。"那时社会上对此不认同,我们就只能像地下工作者一样,四处找场地为有学习意向的孩子们,尝试着去讲授一些较为简单的国学。当然,期间也有一些民间办学机构曾聘请我前去授课,但一听说是有报酬的我就立即予以婉拒,这与我办班授课的初衷背道而驰!"她介绍说,为了将这些分文不取的国学班维持下去,她甚至主动放弃了一些带有收费性质的培训辅导,转而全身心投入到推广国学普及化的义务教学中。
"要说从事这项志愿活动,是否影响平时的正常教学工作,自然是有些影响,但也仅仅是高校的教学科研。我愿意潜心推广国学普及化。"张雪莉笑着说,无论是当初的四处漂泊式讲授,还是目前场所固定式的授课,从收到的初步成效看,其认为还是挺有意义的,特别是对注意力不集中、不爱学习、与父母"对着干"的孩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作用。
张雪莉说,文化是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人们的精神家园。传统国学精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突出"百善孝为先"、"积德行善"等内容,即教育人们崇尚孝行、遵德,主动乐于助人,这与当前广泛开展的文明创建活动,以及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相通之处。如果说我办这个公益国学班,今后有什么发展计划的话,那就是希望更多家庭可以接受学习国学,并让父母将其融入孩子的日常教育中。"在她看来,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素质,基础在未成年人。因此,让更多的孩子接触国学、学习国学,对于将来树立良好的人生"三观"是大有裨益的,并能正面影响父母、带动整个家庭与社会。(记者 江晟)
芜湖市首届国学文化公益论坛召开 弘扬国学文化
4月12日上午8点,由芜湖国学文化促进会主办、安徽伟星置业赞助、伟星公园大道壹号协办的"中国梦·文化情/国学堂·家天下--芜湖市首届国学文化公益论坛"在侨鸿皇冠酒店圆满举行,上千人参与此次活动,聆听了由着名国学大师--新西兰文化交流协会会长李一冉先生讲解的国学经典课程《孝道》及其夫人张了凡老师带来的《夫妇之道》,近距离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远魅力,从思想和心灵上获得一次熏陶和洗礼。这一活动的举办,为弘扬国学文化,启迪芜湖下一代传统美德教育,迈出了新的一步。
芜湖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魏道斌和伟星置业副总经理朱志权分别在论坛上致辞,魏主任强调,一国之学,传之于世,为了弘扬传统文化、传播国学经典,激发中国下一代的中国梦!而伟星朱总则表示,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企业文化,更离不开博大精深的国学文化。只有从国学文化中汲取优质养分,才能塑造起和谐的企业文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实力的迅速提升,在全球文化多元并存的今天,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在演进中传承的中华文明。国家政府对具有向上、向善精神的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2015年3月30 日,"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组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和《道德经》列入高中传统文化通识教材;近几年来,呼吁将《弟子规》编入小学课本的声音也愈演愈烈。
正是基于这样的社会背景,芜湖国学文化促进会应运而生。芜湖国学文化促进会是经民政局批准成立的非营利性社团组织,以弘扬国学文化,力推圣贤教育,传承中华文明,构建社会和谐为宗旨。本次公益论坛筹备半年以来,获得芜湖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数百名义工展现了为弘扬传统文化无私付出的奉献精神。本次活动之后,芜湖国学文化促进会将在芜湖不定期举办国学大讲堂公益论坛,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进一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周雅静)
两岁娃开始读《弟子规》
幼儿学国学 如何学得有效果?
这两年,"国学热"在幼儿和小学阶段的教育中逐渐占有一席之地。很多家长和学校推崇孩子从小开始学习"国学",诵读中国诗词和经典着作。在芜湖,"国学"的升温趋势近两年来也比较明显,除了国学经典教育被纳入中小学校课程体系,学校之外也出现了一些国学教育机构,提倡孩子学习国学"低龄化",很多家长在购买国学书籍之后,加入课程班与孩子一道学习国学。
什么是国学?孩子学习国学的意义在哪里?对于低龄化的幼儿,晦涩难懂的古诗词孩子能否参透理解,达到国学教育的目的?对此,在社会上大兴"国学教育"的同时,上述问题也困扰着一部分家长和市民。15日,记者就此采访了部分家长和教育机构,以及教育专家,深层次解读国学教育背后的"正能量"。
两岁娃诵读《弟子规》
什么是国学,指的可并非是简单的唐诗宋词。据悉,"国学"一词,古已有之。"国学"在中国古代,指的是国家一级的学校,与汉代的"太学"相当。唐代贞元中,李勃隐居读书于庐山白鹿洞,至南唐时,在其遗址建学馆,以授生徒,号为"庐山国学"。到宋代,又改称"白鹿洞书院",这时的"国学"实为藏书与讲学之所。时光流转到现代,"国学"之意是指以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为载体,表现中华民族传统社会价值观与道德伦理观的思想体系。
关于"国学"的定义,很多家长都有着自己的理解。张女士的儿子今年6岁半,就读于芜湖幼儿园的大班,今年年初,张女士在QQ群中获悉,芜湖有国学教育机构,家长购买书籍后除了能带孩子诵读听读音频教材和纸质读物外,平时还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亲子诵读课程。今年2月,她开始带孩子学习国学,内容涉及《大学》、《中庸》、《论语》、《三字经》、《弟子规》、《易经》、《笠翁对韵》等经典国学着作。采访中,张女士认为国学是包含中国传统文化、传统道德内在的传承几千年的智慧结晶,"国学的魅力,一方面让孩子学会做人处事,另一方面拓宽视野开阔胸怀。"
和张女士的想法类似,作为母亲的顾女士也认为国学里面含有关于中国传统孝义、礼节的文化精髓,"我家宝宝两岁半,我已经带他一起去上了几节课的《弟子规》。"
幼儿学国学
晦涩难懂如何理解?
记者了解到,目前的家长对于国学教育主要持两种态度,一种是像张女士和顾女士这样肯定或抱着尝试的态度,在慢慢跟进学习;另一方面,很多家长在接触国学教育时,也存在这样的困惑:"国学经典毕竟是古人的智慧,里面涉及很多晦涩难懂的文言文,成年人读起来尚且吃力,几岁大的孩子又能理解多少呢?"
采访时,张女士告诉记者:"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她认为,如果要求年幼的孩子初时就理解深奥的句义,孩子很容易丧失学习国学的兴趣,"我儿子现在学习的主要方式是熟读,我在和儿子一起亲子诵读的过程中氛围很好,培养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她举例说,有时在家她读上半句诗,孩子很快就能接出下半句。一些大段的文言文,孩子熟读之后,已经能够倒背如流。另一位家长顾女士则表示,起初她也认为儿子两岁年龄太小,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孩子经常的"语出惊人"常常让她觉得孩子对国学的理解超出她的预期。"比如说前段时间我说下雨了,他就开始背《春夜喜雨》。"她认为,虽然孩子对诗词一知半解甚至完全不懂,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语境的变换,孩子接受的国学教育对他还是有一些潜移默化的效果。
对此,芜湖一家国学教育机构的门老师称,之所以提倡孩子国学教育低龄化,是因为"要抓住孩子记忆力好的阶段,先把国学的种子播下去。"他也认为,孩子学习国学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而不是非要吃透含义,"与其说学习国学,其实对于年幼的孩子,更多的是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门老师自2011年开设国学教育机构,至今已接收300多名芜湖的孩子报名学习,"总体上说,认可国学教育的孩子和家长是越来越多。"
专家:遴选内容很有必要
当"国学热"近年来逐渐兴起,大家对国学教育的认知也从懵懂逐渐深入。在深层次探讨国学教育的问题上,也有人提出,国学教育要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一是在选择内容上,要将庞大浩瀚的知识体系重整取其精华;二是在方式方法上,要针对孩子的特性,寻找到合适的教育方式。
对此,文学博士、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吴微认为,国学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它的核心部分是儒家思想。"我们不可能回到四书五经倒背如流的传统社会,我们面对的是现代教育体系。"他表示,传统文化的精髓尤其是儒家思想是民族的根,那么如何在现代教育体系的基础上汲取国学的营养,如何塑造完整的人格是教育工作者需要面对的问题。"我个人认为,针对幼儿国学教育,应该遴选浅义通俗易懂的经典篇章、寓言故事或圣人箴言,方便小孩子理解,从小诵读学习是必要的,能够帮助他们从小培养正常健全的人格。"(记者 李婷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