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厚植生态底色 铺开美丽新画卷
时值冬日,站在十五里河湿地入口远眺,只见河面波光粼粼,一河碧水缓缓流入巢湖。这幅水清岸绿的美景图,就是我市打响水质改善攻坚战的成果之一。
沐着暖阳,漫步在滨湖国家森林公园,闻花香听鸟鸣,观赏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色景象。多年来,这片森林在改善城市空气质量、调节城市气候和保护巢湖生态环境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合肥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积极探索巢湖综合治理新机制,率先推行林长制改革,不断加大环境保护治理和生态建设力度,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幅天蓝水碧、景美林密的生态合肥新画卷正徐徐铺开。
巢湖治理,还城市一湖碧水
位于巢湖北岸塘西河入湖口的塘西河藻水分离港是国内日处理能力最大的藻水分离港,日处理藻水能力达3360吨。
塘西河藻水分离港的投用,是巢湖综合治理的重要一环。今年前11个月,全市地表水15个国家考核断面全部达到年度考核要求,4条重污染河流已有3条消除劣Ⅴ类,南淝河氨氮浓度明显下降。
治事易,治水难,巢湖治理事关生态强省建设全局。2014年7月,以巢湖综合治理为主要内容的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被列入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时,明确提出安徽要把好山好水保护好,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在此背景下,合肥开始以前所未有的气魄全面启动巢湖综合治理。
思路决定出路,大湖治理在不断的探索中前行。经过深入的论证分析,合肥明晰了巢湖综合治理的“路线图”,统筹规划,以系统工程推进巢湖综合治理,加强河流治理、建设入湖河口旁路净化系统、打造一批湿地公园……一批批工程陆续实施,持续改善巢湖的生态系统。
今年1月30日,巢湖研究院正式揭牌,这意味着巢湖综合治理有了“思想智库”,这里将成为巢湖基础研究与技术集成的专业科研场所、国内外湖泊治理与保护技术的合作交流平台和国内一流的湖泊试验基地。
顶层设计的思路、科学扎实的做法以及专家团队的“点子”,聚集成了治理巢湖“协同联动”的合力。七年多来,全市上下努力求索,美丽巢湖建设成效初显。值得一提的是,唯一出湖河流裕溪河在作为合肥通江达海重要水上通道的同时,水质常年保持河流二类标准,高于长江干流标准,每年注入长江30多亿立方米清水,为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作出了合肥贡献。
倾力造绿,为幸福生活添彩
肥西县官亭国家生态公园,原先是一片荒滩古埂,如今已成天然氧吧。依托于植树造林的成果,自2010年起,官亭镇大片植树造林,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官亭林海已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国家级生态园,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
每逢节假日,位于巢湖北岸的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人气极旺,许多市民来到这里漫步休闲。在合肥印象包河旅游开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方彪看来,公园一步步建成了多功能森林生态网络结构体系,形成了好生态;生态好了,自然能吸引更多的市民和游客。
主城区内,条条大道汇成绿色长廊,大蜀山国家森林公园、滨湖国家森林公园等一颗颗“翡翠”镶嵌其上;在乡村,江淮分水岭森林长城、环湖森林长廊风光带、外环高压走廊等成片绿带覆盖,形成了城在林中、人在景中的诗意栖居格局。近年来,合肥坚持生态优先、城湖共生,厚植绿色发展优势,不断刷新城市的“颜值”和“气质”,全市上下形成了建绿、爱绿和护绿的“一盘棋”。(下转2版)(上接1版)
巢湖之畔碧水绕城;蜀山之上林木苍翠……这一切,都得益于造林绿化工作的大力推进。今年以来,全市人工造林完成7.67万亩,超出省下达任务的47.8%,比2017年多完成4.15万亩;完成城市园林绿化项目124个、绿化面积达1161万平方米。
在光明顶路与松林路交口的中央绿化带,有一处主题为“传统与现代”的花境景观,风景石上有迎客松,前方则栽植着欧式风格的时令花草,通过不同的层次营造,传达开明开放的城市精神。
一路繁花一路景,精彩纷呈的花境已经成为街头靓丽的风景。近年来,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开展了绿化专项提升、净化绿带、花境花展等多项重点工作,丰富了城市色彩,提升了城市景观品质。
从首批国家园林城市,到国家森林城市,再到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合肥正沿着绿色发展之路阔步向前。围绕“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合肥”这一主线,合肥不断加快城乡绿化建设步伐,着力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形象,向市民交上了一份亮眼的绿色答卷。
制度建设,为绿色发展护航
12月初,大蜀山正在进行冬季山林抚育工作,让来年树木长得更好。作为我市重要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大蜀山的森林覆盖率高达95%,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都在2000个以上。为管养好这片15000亩的“城市绿肺”,2017年,大蜀山国家森林公园被纳入实施林长制的23个市级重点项目之一,公园西扩提升等重点项目加速落地实施。
生态文明建设,事关千秋万代。2017年以来,我市在全省率先探索实行林长制,让各级林长当好“造林人、护林人”,保护好“城市之肺”。一年来,通过在“林”字上精准发力、在“长”字上率先垂范、在“制”字上探索创新,全市城乡绿化取得了显着成效。
今年7月,合肥召开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明确了坚决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问题整改,全力打好碧水、蓝天、净土三大保卫战,扎实推进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制定《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坚持“挂图作战、对账销号”,中央及省环保督察整改工作有序推进,极大地提高了环境保护制度的执行力,扎扎实实将生态环境保护好。
一年来,我市完善顶层制度,多措并举治气。完成《合肥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修订工作,启动编制《合肥市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起草拟定《合肥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一年来,我市攻坚克难治水,饮用水安全持续保持优良。修订完善《合肥市水环境保护条例》,全面推进“水十条”,28项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按序时进度推进……
一整套创新制度的建立,构造了合肥生态环境保护的安全网。一年来,我市坚持统筹协调、主动作为,积极推进绿色发展,严格规范项目准入,严守生态红线保护,出重拳整治淘汰“散乱污”企业,创建47个绿色社区,着力形成政府、企业、公众齐抓共治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大格局。 ·记者 苏晓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