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文化馆-领导核心 浙东区委旧址
» 正文 您的位置:余姚文化馆 » 人文山水

人文山水

领导核心 浙东区委旧址

来源:余姚文化馆 时间:2016-03-16 14:18:57 文字大小:T|T

  余姚市梁弄镇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以梁弄为中心的浙东革命根据地是全国19块抗日根据地和南方七大游击区之一,为中国革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1943-1945,浙东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

  中共浙东区委旧址位于梁弄镇横坎头村,属于余姚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旧址群,2006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3月被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97月被中共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公布为浙江省党史教育基地。

 

 

  19427月,中共浙东区委在慈北宓家埭成立。19429月,中共浙东区委根据浙赣战役后浙东的抗日形势,作出了《关于长期坚持浙东斗争的决定》,制定了“坚持三北、开辟四明,在四明山完全占领以后再行争取控制会稽”的工作方针。10月下旬,除五支队坚持三北外,浙东的抗日中心逐渐从三北地区转移到四明地区。 1943423日,梁弄战斗胜利后,我军粉碎了日伪军的阴谋,控制了四明山的心脏。同年8月,中共浙东区委和三北游击司令部先后进驻梁弄,从此,梁弄成为浙东抗日根据地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根据地建立4年,浙东区党委领导浙东广大军民,与日伪顽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部队从900余人发展壮大到1.5万余人。反“扫荡”、反“清乡”、秋收运动、反顽自卫战……在党的领导下,群众积极投入战斗,打击了日伪的嚣张气焰,巩固和发展了敌后抗日根据地。 

  走入旧址,轻叩红色之门

  中共浙东区党委旧址为清末木结构民居,正楼7间,左右翼楼与正楼以檐廊通连,各为两开间,中间为鹅卵石铺砌的庭院,四周围以高墙,并筑以高大的马头封火山墙。门窗风格较为独特,除花格门窗外,还有图案寓意吉祥、充满生活情趣的石窗。

 

 

  南翼楼西面为大门,进口处竖立着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题写的“中国共产党浙东区委员会旧址”草书大理石碑,字体古朴庄重。檐下悬挂原公安部长王芳受手书的“浙东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匾额。馆内共展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浙东革命根据地有关党的建设、政权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等七方面内容,共陈列历史照片162幅,图表39张,各类革命文物261件,生动形象地反映了浙东革命斗争的历史。中共浙东区委旧址既洋溢清代浙东民居建筑的浓厚特色,更因其陈列的一件件革命文物以及蕴含的革命内涵而成为:诠释那段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抗击日伪顽斗争岁月的“纪念碑”。

 

 

  抗日根据地旧址群

  中共浙东区委旧址西北50米处有一幢清末民宅,系浙东抗日根据地的金融机构浙东银行和新闻机构浙东报社旧址。反抗经济封锁促进根据地的抗币和激励广大军民投入到革命事业来的新浙东报都出自这里。现在,大墙内尚村当年绘制的象征革命政权的大红五星一个。出浙东银行和新浙东报社往东10米处的一幢两层楼房曾经是根据地领导人谭启龙和何克希的住处。

 

  

  在中共浙东区委西南80米处的一幢清末民宅则为浙东革命抗日民主政权浙东行政公署旧址、新四军教导大队旧址,大队旧址的墙壁上尚存当年由战士们绘制的反映革命生活和志向的7幅漫画。在离横坎头村一公里的宣家塔村有鲁迅学院浙东分院。

 

  中共浙东区委旧址及其周围的浙东银行旧址、新浙东报旧址、浙东行政公署、教导大队旧址、谭与何住处、浙东鲁迅学院旧址等革命旧址构成了一个以区委旧址为核心的包括浙东抗日根据地党、政、军、金融、新闻各方面情况的浙东革命史网,完整地体现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浙东革命根据地在政治、军事、文化及政权建设等方面的历史足迹。

 

 

  上世纪70年代,余姚有关部门在旧址建立了“四明山革命纪念馆”,后更名为“浙东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纪念馆陈列已经多次更新,并对馆舍、场地及附属设施进行了扩建。每年的清明时节及五一、七一期间,大批的瞻仰者纷至沓来,缅怀英烈的伟绩,开展思想教育和革命历史教育。

 

 

 


更多
余姚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余姚文化馆  ©版权所有
京ICP备第03014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