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文化馆 杭州文化馆
     
中国文化馆总站 | 文明聚焦 | 上级精神 | 部门风采 | 文明播报 | 区县动态 | 主题活动 | 未成年人教育 | 道德建设 | 志愿服务 | 我们的节日  
信息交流 | 市民教育 | 文明风采 | 文化杭州 | 文明创建 | 文明故事 | 美丽乡村 | 文明时评 | 讲文明树新风 | 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 
文明聚焦  
>>更多  
· 比学赶超 今年收官之战
· 杭州,在文化自信中走向兴盛
· 面包车爆胎侧翻,一群好汉合力将它推正
· 江干以高质量文化供给提升群众幸福感
· 隐蔽战线上的杭州英雄,一路走好!
· 用创新和坚持诠释医学的荣光
· 让每寸土地更有价值
· 一条公交专线串起的爱国情怀
文明播报  
>>更多  
· 爱心车队推出不到三个月,累计服务杭州老年人1700余次
· 第十届“童画杭州名人”主题绘画大赛初评结果出炉
· 在桐庐大地涌现更多严如湛式好干部
· 9月浙江好人榜揭晓
· 作为一名医生,救死扶伤是我的职责
· 做湘湖边的百年老店
· “橙色旋风”进校园
· 清井净心 党员在行动
主题活动  
>>更多  
20192263.jpg
20191252.gif
W020171227562157648115.jpg
QQ图片20180213161245.jpg
未标题-2.jpg
QQ图片20180224163147.png
   首页 > 文明时评
全国统一标准约束“地铁陋习”
杭州文化馆     2019-10-28 08:39:09
 稿源: 杭州文化馆
 编辑: 王 洁

  ​交通运输部近日印发《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从2020年4月1日开始施行。这一《办法》明确禁止乘客10类影响运营安全的行为,如警铃鸣响时强行上下车、扒门等;同时也对乘客7类影响地铁秩序的行为进行约束,包括使用电子设备时外放声音、在地铁列车内饮食等。 

  影响地铁安全的违法行为不必多说,应当依法依规进行处罚。除此之外,说到在地铁车厢内最不能接受的行为,吃东西和外放声音应当能排在前两位。地铁车厢密闭拥挤,食物的味道容易引发乘客的心理排斥,如果喝饮料,在晃动的车厢里还有可能泼洒到周围乘客的身上。更严重的隐患在于,食物的残渣掉在车厢地板上,可能引来老鼠,老鼠又可能咬坏车内设施。至于在地铁上使用电子设备外放声音,更是典型的不文明行为。有媒体称,一个人外放,一群人抓狂。对“地铁陋习”进行约束,是众多旅客的心声。

  此前,对于禁止在地铁车厢内饮食,各地的约束力度不一。北京等地将禁止饮食写入乘客守则,但乘客守则只是倡导性的文明规范,并没有相应的惩戒措施。南京等地则将禁止饮食列入轨道交通的管理条例,具有法律约束力。关于让众多乘客抓狂的外放声音,昆明市交通运输局曾举行过禁令听证会,也有不少人建议全国推广这一禁令。

  如今,交通运输部制定全国统一的标准,把广大乘客深恶痛绝的不文明行为列入禁令,让各地在对待“地铁陋习”时有了同样的力度,也便于每一位乘客更好地自我审视,在地铁车厢内保持文明风度。

  可能有人会觉得,现在很多上班族通勤时间比较长,早上匆忙赶路来不及吃早餐,利用乘坐地铁的时间吃东西也情有可原。这种看法过度放大了个人的权利,忽视了他人的利益和整个地铁运行系统的安全有序。吃早餐本来就是个人应当妥善完成的行为,更何况,交通运输部的规定只是禁止在地铁列车内饮食,如果真来不及吃饭,完全可以在地铁站里吃。事实上,很多地铁站的购票层都有便利店、饮食铺,要吃东西可以在这一区域吃,何必一定要带到地铁车厢里吃,真的缺那吃东西的几分钟时间吗?交通运输部的这一新规,可以说是相当人性化了。

  地铁车厢相对封闭,是较为特殊的公共场所。在公共场所不能打扰他人,这是现代社会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公共场所的文明程度,也是一个地方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直观反映。文明风尚的形成,需要全社会形成共识,需要持续不断的教育倡导,也需要规则的约束。交通运输部此次出台全国统一的规则,更加清晰地划定了地铁乘客的权利界限,可以更有效地约束“地铁陋习”,有利于营造安全、有序、舒适的乘车环境。

  除了地铁之外,高铁车厢也是较为密闭的空间。近年来高铁上也曾发生过因为乘客外放电子设备声音引发的纠纷。公共空间需要安静,在公众对文明需求不断提高的今天,文明乘坐交通工具,应当成为大家发自内心的自觉。

  (杭州日报 王俊勇) 

 相关报道:
[ 打印该页 | 关闭窗口 ]  
  地方文化馆站

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杭州网协办 杭州文化馆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