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文化馆
您好!今天是:
[字体大小: ] [打印] [关闭窗口 ]当前位置:首页 >> 创建动态
石家庄:非遗传人二十七载坚守工匠精神
发布时间:2019-02-13来源:石家庄文化馆

  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赵润生与高粱秸秆打了二十多年的交道。27年来,他耐得住寂寞,坚守清贫,只为将高粱秸秆手工艺传承下去。赵润生也因此先后荣获省、市“最美文明家庭”荣誉称号。

  年过五旬的赵润生出生在井陉矿区风景秀美的清凉山脚下。从记事儿起,赵润生就看着父亲在工作之余,坐在院里用高粱秸秆编织炕席。一张炕席,要选择笔直的,粗细一致的高粱秸秆做原料,从备料到完成,要经历十几道工序,编好后背到集市上去卖,以贴补家用。赵润生说:“父亲经常喊我抱秸秆,打下手,父亲一边编席,一边给我念叨,说的最多的话是‘压二挑二’,这是编席基本手法。要出细活,必须坐得住,耐住性子。”于是赵润生自童年起就对秸秆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赵润生初中毕业后到区文化馆参加了两年培训,租房自办“字画店”,经营牌匾大字,书画装裱。在区文化馆培训期间,他认识了当地着名的秸秆技艺老艺人徐耀德。徐耀德精湛的技艺和精美的秸秆作品让他叹为观止,也唤起了他童年记忆里的那份“秸秆情结”。1993年,他开始拜徐耀德为师,学习高粱秸秆制作技艺。“高粱秸秆制作技艺主要是以高粱秸秆为原材料,使用选、剪、削、雕、刻、咬合、粘等几十个综合工艺流程,完全采用手工制作。”赵润生说,师傅对他要求十分严格,每个工序的基本功都要他练习数千甚至上万遍。在他印象里,当时他练习切秸秆,都是要精确到毫米,甚至一毫米一毫米地切着练习。因为长一点作品无法咬合,短一点则会松动。

  27年来,赵润生坚守工匠精神,制作作品千余件,继承徐老的精华,又有创新,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不用钉,不用胶,不用绳,不用染色,给高粱秸秆赋予鲜活的生命力。花鸟龟鱼,人物肖像,古代建筑和家居装饰等。小到掌中把玩,小巧玲珑,大到数米,气魄宏伟。赵润生的作品多次获奖,他也被称之为“民间艺术家”,但其中的苦与乐只有他自己知道。“干这活,实际是苦差。必须坐得住冷板凳,耐住性子,心静如水,甚至几天不下楼。”赵润生说,高粱秸秆工艺选料复杂、工艺难度大,制作周期长、经济收益慢。因此这种技艺的传承成了难题。原来有十几个人干,因为不能养家,现在就剩下他一人坚守了。“多亏了妻子闫玉芬的理解和支持,才让我没有后顾之忧,一门心思钻研手艺。”赵润生说。

  目前,赵润生开始在几所小学授课宣传,希望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高粱秸秆制作的魅力,认识到非物质文化的精华。他希望通过自己,让更多的人喜欢这门技艺,别让这门技艺失传。(石家庄日报 记者 程丽娜)

回到顶部
分享到: 
0
河北省省会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联系电话:0311-87851600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