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水县持续推进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_中国文化馆·庆阳

中国文化馆总站 联盟网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登录 注册加入庆阳文明志愿者 | 新浪微博 | 腾讯微博
首页 > 文明创建 > 文章正文

合水县持续推进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

时间:2019-03-28 15:25:00 字体设置:

  聚焦“垃圾不落地、合水更美丽”这一目标,突出“县城六乱、农村十乱”两个重点,着力破解“垃圾清理易反弹、基础设施不完善、长效管理未健全”三个难点,全力打造“特色产业观光线、黄河古象风情线、子午风光游览线、乡村旅游示范线”四条精品线路,努力将合水建设成为绿树掩映、花香四溢、生态宜居的养生福地。

  这是3月21日合水县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工作推进会上,全县提出的2019年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工作目标和任务。3月22日是星期五,这天下午一上班,全县干部职工纷纷走上街头小巷,自觉来到所包卫生责任区清扫垃圾,以实际行动巩固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成果。

  2018年10月19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铎在合水县调研时充分肯定了合水全域无垃圾工作取得的成效,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必须全方位治理、长效化管理,引导广大群众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

  按照这个要求,合水县在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中,通过全方位集中整治,清理陈年垃圾286吨,拆除残墙断壁8600米,先后建设美丽示范村27个、整洁村58个,创建美丽庭院1100户,实施住房提升4389户,建成绿树花廊230公里,建成卫生厕所350座,建成乡级标准化垃圾填埋场2处、集中收集点7处,村级垃圾收集点69处,垃圾屋620个,确定县、乡、村三级河长152名监管全县大小河流22条530公里。

  在合水县板桥镇板桥村污水处理站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施工。施工负责人向笔者介绍,该项目共投资624.43万元,新建污水处理站1座,占地336平方米,配套建设污水管网3.8公里,检查井130个,安装多级生物接触氧化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1台。预计今年6月底竣工,将实现生活污水就地收集、就地处理。

  2018年,板桥镇结合美丽示范村建设,按照“抓点、提线、扩面”的工作思路,设计主题文化墙、文化画轴各1座,建成公厕、葫芦公园、瑶子头庄园各1处,建造以农耕文化、蔬菜产业为主题的小微景观3处。今年,该镇计划继续指导农户在房前屋后空地修建菜畦花园,扩大美丽庭院创建规模,使211、309国道板桥段成为环境示范线、产业集聚线、人居福地线。

  “我们乡今年计划投资107万元,打造以西合二级公路为主线的国道景观带、以新玉路为主线的田园体验带各1处。”吉岘乡乡长刘永龙介绍,国道景观带主要是在西合二级公路两边种植以步步高为主的花卉30公里,沿路补植公路行道树2000棵,修剪行道树36公里,整修树畦20公里。

  为了实现对全域无垃圾工作的精准管理,合水县按照“管理数字化、处理精准化、考核精细化”要求,借助雪亮工程和智慧城市资源,共享公安、电信网络,探索建立了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监管平台,对全县重点区域进行实时监控,让所有保洁员安装了“外勤助手”手机APP,即时下派清理任务、上传处理结果,实现了“问题随查随改、垃圾日产日清”。

  “自从有了保洁员,放了垃圾桶,我们村也跟城里一样。群众的环保意识有了很大提高,人人参与的氛围越来越浓厚。”说起村里环境的变化,吉岘乡吉岘村村民的话语中都透着高兴劲儿。

  笔者了解到,今年,合水县计划打造绿树花廊482.4公里,建成微景观花带57处,建成美丽庭院500户,因地制宜建设卫生厕所2300座,购置垃圾桶3459个、垃圾箱1206个、垃圾清运车36个,新建垃圾仓(屋)66个,乡镇垃圾转运场(站)、村庄垃圾收集点、收集运输车辆、无害化处理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城乡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处理和保洁管理体系基本形成,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陇东报)

编辑:完颜凤娇

志愿者服务 更多>>


主办单位:甘肃省庆阳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庆阳文化馆©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 陇ICP备18003986 甘公网安备6210020200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