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文化馆
首页->道德模范

2019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觉嘎


发表时间:2019-08-29     来源: 拉萨文化馆     作者:冯艳玲


  卷曲的长发,随和的面容,是记者对觉嘎教授的第一印象。

  今年55岁的觉嘎是2019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西藏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他是国内第一个获得音乐专业硕士、博士学位的藏族音乐家,也是我国第一位博士后工作站出站的作曲专业博士后。毕业后,他放弃在内地知名院校工作的机会,选择回到西藏,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从西藏来,回西藏去”。

  1995年,西藏还没有作曲学科,刚刚硕士毕业的觉嘎,想要在西藏开辟音乐创作教育之路。两年后,他在西藏首次开设了“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课。满怀一腔热情的觉嘎,用自己的所学开拓了西藏作曲专业正规教育的一片天地。他回忆说:“那时,我坐着长途大巴,奔赴山南、日喀则、林芝、那曲等地,招收了第一批学习‘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的6名学生,他们中的4位毕业后顺利考入了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成为中央音乐学院建院以来第一批藏族本科生。”

  觉嘎的教育初心体现在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身上,体现在音乐创作教育学科的不断完善中。自1997年招收自治区内第一批在本地受教育的“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学生后,西藏的音乐创作教育经历了从中专到本科、从本科到硕士的发展,形成了合理的学科层次,实现了质的飞越。2009年,西藏大学作曲专业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点申报顺利获批。他说:“这是西藏艺术教育新的突破,是学科团队共同努力的成果。”

  育人德为先。觉嘎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成才。他说,学生就是他的挚友。在假期,他经常带领学生去各地采风,采集传统音乐样本,参加各类演出和学术活动。谈起带领学生去采风,觉嘎说:“走出去采风是为了更深地感受生活、体验人生,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十分重要。类似考察采风这样的学习环节是课堂很好的补充,也是师生相互理解、相互交往、相互沟通的有效途径,同时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习俗,开阔视野,让心胸更加豁达。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努力是最重要的,一个好的老师对于学生在怎样学习的问题上,给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对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观更是不可或缺的。”

  33年辛勤耕耘,觉嘎年复一年为音乐教育能够在高原薪火相传深情奉献,曾先后获得“西藏自治区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如今,除了培养博士生、硕士生,他仍在坚持给本科生授课,全情投入当代艺术教育,细心传承着优秀传统音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西藏日报记者 郑璐 耿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