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文化馆
宣传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宣传动态 > 正文
退出宽屏
余新镇“八八战略”大宣讲文艺专场巡回演出让普光村欢笑不断
来源:南湖晚报 责任编辑:沈鸿燕 时间:2018-09-14 09:22:37

  

  9月12日晚上6点多,余新镇普光村的村民们早早来到该村的文化礼堂内等待“我们的家园——万家农村文化礼堂庆丰收”(普光)暨余新镇“八八战略”大宣讲文艺专场巡回演出的开始。

  这次演出有舞蹈、器乐、戏曲、小品等多种形式,每个节目都由余新镇各个村、社区的村民们自己排练。参加演出的演员中最小的才7岁,最大的有60多岁,大家载歌载舞表达着高铁南站畔这座小镇“八八战略”实施15年来的蝶变和内心的欢喜。

  接地气的节目,真赞

  小品《子孙后代感谢你》讲述了垃圾分类的故事,演员们通过幽默的语言、夸张的动作,在阵阵欢笑声中告诉村民们垃圾分类的原因、依据和具体的做法,收获了热烈的掌声。村民杨菊明笑得眼泪都出来了,她说这几个小青年演得真好,小品中那个不懂垃圾分类的人就好像是以前的自己。虽然现在自己已经学会了基本的垃圾分类,但从这个小品中还学到了新知识,原来废旧电池是分类在其他垃圾里的,只有可充电的电池才是有害垃圾,在这之前自己一直把旧电池当做有害垃圾。

  普光村村民王莉云和她的三个小伙伴表演的是三句半《蝶变余新》,这是由余新镇文体站根据“八八战略”15年来的实践成就创作的。短短的357个字,却包含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民生福祉的提高、新农村建设等丰富内容。王莉云说从拿到稿子到这次演出,一共只在业余时间排练了七八次,但是因为内容朗朗上口,说的又都是余新人自己的事情,所以进入状态特别快,大家配合也十分默契。

  “我的双胞胎女儿学习拉丁舞已经两年多了,今天她们能在这么多村民面前表演都十分开心。”永利村的章曹雨玥和曹章雨琦这对双胞胎的妈妈告诉记者,宝贝们当晚表演的节目是《乐活在渔里》。这就是她们生活的写照,生活在余新,一家人都觉得快乐、幸福。调皮的曹章雨琦说:“我们的节目表达的意思就是每一个余新人都快乐地在余新生活,大人和小孩都很幸福,所以我们跳舞的时候一直在笑。”

  丰富的文化大餐,真多

  “今天的节目都蛮好看的,我们这个文化礼堂的利用率很高,几乎每个礼拜都有活动。”村民濮伟琴来晚了,但是站在后面的她依然看得津津有味。

  濮伟琴告诉记者,送戏下乡是村里老年人的最爱,那些越剧、黄梅戏老人们看得都很激动,勾起了他们的回忆;露天电影是孩子们和年轻人的天下,一般一周会有一次,每次都里三层外三层的,比起电影本身很多人在意的是邻里之间的沟通和友好的氛围;而妇女们最钟爱的要数各种比赛和培训了,比如包粽子比赛、做汤圆活动,还有各种烘焙、养生讲座等。

  “她们现在生活舒服了,就跟城里人学习,要文化娱乐生活,这帮女人啊,花头多得来。”站在一旁的一名40多岁的中年男子说完就“溜”了。边上的十几个妇女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她们七嘴八舌说着余新镇丰富的文化生活。一名胖乎乎的阿姨说:“他说我们花头多?他们男人的花头也很透啊,一会儿乒乓球比赛,一会儿马拉松,我看我们家的爷俩就一直在折腾,我都没看到他们停过。”阿姨的抱怨里也是满满的“炫耀”。

  新时代农民的生活,真好

  来自长秦村的汪悦琦小朋友表演的是跆拳道,学了一年多跆拳道的小姑娘已经像模像样了。在一旁看演出的一名30多岁的村民跟记者说,他小时候也特别想学跆拳道,但是那时候余新镇没有专门的跆拳道馆,只好作罢,现在的孩子真是太幸福了,想学什么余新镇上都有,甚至他身边还有朋友的孩子去上海学习钢琴的,每周一次,坐高铁也就半个小时的路程,真的很方便。

  “我就喜欢生活在农村,我觉得我们现在的新农村比城市还好。”见多识广的濮伟琴说起上海密密麻麻的“鸽子笼”感觉太压抑了,再看看现在的村里,哪家不是小洋房小别墅的,住着别提有多舒坦了。“现在的农村条件太好了,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建设也很完备,文化生活又丰富,出门有车,还有高铁,农民也有劳保、医保……”在濮伟琴眼里,这样的生活就是在天堂,语气中尽显自豪。

  在一曲《不忘初心》的歌声中,余新镇“八八战略”大宣讲文艺专场巡回演出结束了,村民们又期待着下一场文化盛宴的开启。(晚报记者 陈培玉 图片由余新镇文体站提供)

操作选项

字体大小

宽屏阅读

打印文本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