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下绣花功夫、借科技力量,探索“停车难”破解之道-合肥文化馆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明播报

文明播报

合肥:下绣花功夫、借科技力量,探索“停车难”破解之道

来源: 合肥文化馆 时间:2019-11-01

  伴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保有量呈明显上升趋势,“停车难”成为日益凸显的“城市病”。合肥市私家车保有量从2013年的61万辆,猛增到2018年的159万多辆。在百万市民参与的合肥市数字经济发展痛难点征集活动中,“停车难”位列榜首,作为“城市病”,它已成为城市管理的难点,也是民生焦点。

  如何让“停车难”不再是“老大难”?合肥市对此的探索一直“在路上”。从治理政务服务中心停车问题难题入手,在精细化管理上下功夫,借助科技手段“过关斩将”,逐步探索缓解重点区域停车难题的新模式,并在合肥市包河区行政服务中心成功复制,效果良好。

  寸土必争,不大规模“动土”也能增加泊位

  位于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的政务服务中心,集办公、会务、政务服务等功能于一身,是合肥市停车矛盾最为突出的区域之一。该区域工作日期间的日均停车需求达8000辆次以上,而配建停车场及周边道路最大停车容量仅2200个泊位,不少市民抱怨,早上7点20分之后,就难找到停车位,由此也造成了“无处停、到处停”现象突出。

合肥政务服务中心停车改造前

合肥政务服务中心停车改造后

包河区政务服务中心停车改造前

包河区政务服务中心停车改造后

  合肥市选择了不开展大规模建设、主攻精细化管理的路子。坚持“寸土必争”,通过优化停车布局、边角地块利用等方式,新增泊位140个。

  与此同时,还根据不同群体停车时长不同的特点,划分公务、应急、开放三类停车区域,构建起兼顾各方的停车供给体系。同时引导政务大楼内工作人员将车辆停放在距离相对较远的政务区绿轴地下停车场,客观上增加了矛盾集中区域泊位的供给量。

  价格杠杆,赶走僵尸车让泊位“动起来”

  此前,合肥政务服务中心采用全免费模式,而周边居民小区、写字楼、商业综合体停车场多采用收费管理模式,政务服务中心的全开放免费停车场成为“价格洼地”,造成车辆的涌入,并且有车辆长期占据停车位,造成这一区域停车周转率仅为1.6车次,远低于市区收费停车泊位的3.2车次平均周转率。

  合肥市改变全免费管理,推行适度的停车收费策略。路内停车执行合肥市最低收费标准,晚间时段和节假日免费;停车场执行政府建设公共停车场统一标准,首小时免费。这一举措有效避免了周边私家车主长期占用免费停车资源,将政务服务中心周边车位周转效率提升到4.5车次。

  而根据停车时长的数据统计,60%左右来办事的群众,能够在免费时长内办完事务。

  “这样一来,我们既能够在免费时段办完事情,还能顺利找到车位,真是挺方便的。”前来办事的市民李先生表示,相较于之前的半小时都找不到车位,现在真是方便太多了。

  文明劝导,“先礼后兵”成功劝走96%以上违停车

  解决停车难,还要在一定程度上治理停车乱、乱停车。合肥市没有采取“一罚了之”的模式,而是在全省首创“文明停车劝导员”活动,劝导员在泊位收费管理的同时,对各类违停行为进行劝阻,引导市民规范停车。

  与此同时,合肥城泊的收费POS机也多了一项拍照功能,POS机变身为“电子警察”,车主不听劝、车辆随意停,都可以由城泊POS机拍摄取证,取证照片上传至交警系统后台。但是在具体执法中,则采取“人性化”的方式,由公安交警通过系统向向违停车主发送挪车短信,车主在规定时间内主动驶离即免于处罚。

  自从在政务服务中心开展“文明停车劝导”活动以来,已采集违停信息近4200余条,劝离率达到96.33%。

责任编辑:王鸿
分享到:
地方文化馆站
友情链接
瑶海文化馆 | 庐阳文化馆| 蜀山文化馆 | 包河文化馆 | 肥东文化馆 | 肥西文化馆 | 庐江文化馆 | 长丰文化馆 | 巢湖文化馆 | 中铁四局文化馆| 万家热线
安徽省合肥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36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