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今年清明工作组织部署更精细 安全保障更有力

我们的节日_广州文化馆

 

广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广州市今年清明工作组织部署更精细 安全保障更有力
发表时间:2019-04-11 来源:广州文化馆

分享到:

  清明假期已经结束,对祭扫的“大考”也告一段落。广州市清明祭扫服务保障到底交出了怎样的成绩单?记者从广州市民政局获悉,清明节假期间,广州市各拜祭场所共接待群众约217.64万人次,车辆29.41辆次。另外,骨灰撒海预约累计1034具,比2018年同期增加2倍。

  错峰拜祭: 三日拜祭人群数量递减

  市民政局介绍,相比往年,广州市今年清明工作组织部署更精细,安全保障更有力。市银河公墓、市火葬场、中华新塘墓园等主要拜祭场所划分了20多个服务网格,每个网格部署安保、保洁、志愿者三支力量,共同打造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的拜祭环境。清明假期3天,全市共投入各类服务保障力量2万多人次,有力保障了群众拜祭活动的有序开展。其中,银河园地区安排230名交通疏导员进行交通疏导;番禺区利用“空中交警”(无人机)辅助执法,打造全方位勤务网;花都区金钟墓园安排专职消防巡护人员,建立20多人的专业救火队伍。

  节前及清明期间,市民政局、应急管理局向市民反复发送安全防火警示短信,通过电视栏目滚动播报、手机短信提示、微信微博、公交地铁移动载体循环播放等方式引导市民低碳出行、错峰出行、文明拜祭,开展在非大忙(4月5、6、7、13、14、20、21日)期间拜祭免费送鲜花和饮用水、推送错峰出行提醒等形式,积极引导市民群众低碳出行、错峰出行,广大市民群众自觉乘坐地铁、公交车前往祭扫的比例较往年大幅度提升。

  此外,市交委积极协调公交运输公司开通了12条清明临时公交专线,加密3号、6号线等地铁车次,增密40条通往主要祭扫场所的公交线路班次、增幅10%~20%。

  清明小长假期间,全市各拜祭场所接待拜祭群众情况如下:4月5日约111.63万人次、16.18万车次,6日59.56万人次、7.98万车次,7日46.76万人次、5.25万车次。

  骨灰撒海:预约数量较去年增两倍

  今年无烟拜祭、鲜花拜祭、灵牌位拜祭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更为市民接受、认可。银河地区未发现燃烧纸钱现象、白云山思园保持全园无烟祭扫,全市主要祭扫场所没有燃放鞭炮等现象;通过寄语卡片传递思念、送出亲情寄语上万条。

  此外,广州市大力推广以骨灰格位寄存为主,撒海、还林、草坪葬、花坛葬、壁葬等生态安葬方式,开启骨灰撒海常态化服务,节地安葬、绿色安葬及骨灰寄存、骨灰还林、骨灰撒海、草坪葬、花坛葬、壁葬等节地生态葬法逐步被市民接受。据统计,清明期间骨灰撒海预约累计1034具,比去年同期增加2倍;至2018年底广州市节地生态安葬率达83%,居全国前列。

  志愿服务:服务时长近2万个小时

  今年清明期间,广州市祭扫工作便民服务更到位,志愿服务更全面。银河地区拜祭区增设了24个服务窗口、12个流动厕所、5个医疗应急服务站、150个扫码储物箱、设立13个生态葬预约服务点。银河地区实现了清明志愿服务全方位覆盖,140名党(团)员主动加人志愿服务队伍,为拜祭群众提供宣传引导,交通疏导,安保应急,卫生保洁,为老便民服务等五大类服务。据统计,清明期间,共提供志愿服务约2330人次,每人每天至少服务7个小时,志愿服务时长累计近2万个小时。

  广州市民政局预计随后的2个周末前往祭扫的市民群众仍然会比较集中。市民政部门再次呼吁广大市民群众尽量选择灵牌位拜祭、鲜花拜祭、居家拜祭、网络拜祭等生态文明祭扫方式,错峰地铁、公交出行。(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张婉清
 
 
地方文化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