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岭党群心连心 志愿服务再出发_晋江文化馆
当前所在位置:志愿时讯

梅岭党群心连心 志愿服务再出发

发表时间: 2019-04-30 09:15:00 来源:晋江新闻网
字体:[][][] [打印][关闭]

  昨日,晋江梅岭街道党群义工平台一周年系列活动举办。活动总结回顾了平台运营一年来取得的各项成果,并表彰部分优秀党群义工服务队等。

  据介绍,党群义工平台是梅岭街道以创建城市基层党建试点为契机,引入互联网技术打造的党群志愿服务“窗口”,旨在引导梅岭辖区党员、群众更好地参与基层治理各项服务,进而推动梅岭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平台启动运营一年来,累计开展各类服务250场,覆盖梅岭15个社区,共计服务居民近5万人次,有效推动梅岭实现以“党建”引领“群团建设”、以“服务”助推“社区治理”的良好开局。

  本期《梅岭印迹》详细介绍梅岭街道党群义工平台各项创新举措、取得的成效,并展示梅岭党群义工志愿服务风采。

    党群义工服务风采 

  志愿服务党员先行 基层治理多方助力  

  梅岭街道党群义工平台启动以来,以引导广大党员、群众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深化移风易俗、精神文明建设等为切入点,相继组织开展了“人居环境整治在行动”“扫黑除恶在行动”“扶危济困在行动”“社区治理在行动”“文化振兴在行动”等系列主题志愿服务,借此推动基层治理不断提升的同时,也充分展示梅岭党群义工的风采。   

    聚焦城市治理“短板” 搭建党群服务平台

  近年来,随着晋江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作为城市新核心区的梅岭街道,居民对城市公共服务的多元化需求,不仅对城市精细化管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让城市管理的“短板”逐渐暴露出来。

  以梅岭安置小区为主的社区为例,安置群众的回迁、大量新“梅岭人”的涌入,以及社区管理服务模式的转变等,无不考验着社区的治理能力。基层队伍力量不足、居民对服务的需求无法充分满足等问题逐渐显露,梅岭多个回迁社区出现了“小马拉大车” 的现象。如何借助多方力量,快速充实社区治理力量,进而补齐基层治理“短板”,成为梅岭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面临的问题。

  2018年4月,梅岭街道以城市基层党建试点创建为契机,引入互联网技术,打造晋江首个镇级党群义工平台——梅岭街道党群义工平台,旨在有效整合辖区党组织、社会组织服务资源,打破行政壁垒,实现社会资源的统一调配和管理,让服务功能最大化,不断推动城市基层治理水平提升,满足群众服务需求。

  “梅岭街道党群义工平台是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整合志愿服务资源、集成志愿服务信息、促成志愿服务供需双方高效对接的管理平台。”梅岭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施金钟介绍,以该平台为载体,街道引导辖区党员注册成为平台会员,并有针对性地引导党员义工和志愿者共同参与基层治理服务,走进社区、群众开展志愿服务,一方面展现志愿梅岭、幸福梅岭的文明形象;另一方面也切切实实帮助解决基层治理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据了解,梅岭街道党群义工平台的推出,有效推动了社区志愿服务的转变:一是志愿服务内容由单一变为多样,由以前传统的扫地板、义务巡逻发展为科普、法律援助、日常维修、支教助学、文明劝导、助老服务、义诊、物业服务监督、小区公共事务管理等,倡导只要有时间、有专业服务能力的党员和群众都可以来做社区、小区志愿者;二是志愿服务管理由无序变成科学,平台由专人进行微机化管理,一人一档,实现了个人服务档案的全程记录,使社区、小区志愿服务提高了管理的科学性。

  创新志愿服务“积分制” 激发党员干部勇当“先锋

  

  昨日活动现场,梅岭街道党群义工平台“积分商城”体验环节吸引不少党群义工参与。

  据介绍,为更好地调动辖区党员干部及报到党员参与基层治理服务的积极性,梅岭街道党群义工平台创新志愿服务“积分制”,制定“平台积分办法”,通过积分量化服务时长,志愿者参与服务,并通过结案评价后可获得相应积分。截至目前,平台总积分已超 12.5万分。其中,获得100分以上服务积分的党员近百人。

  梅岭街道组织办副主任姚晓琳告诉记者,志愿服务“积分制”的实施,一方面激发了党员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党员可用服务积分兑换“党员红卡”,享受指定商店商品的打折优惠、兑换免费活动体验;另一方面,将党员参与志愿服务情况作为干部考核、党员评议、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对年度无法达到最低分值的党员给予“红牌警告”,同时要求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在考察期间至少服务50小时,通过创新考察教育手段,把好发展党员入口关,不断培养党员服务意识,有效增强了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积极性。

  记者了解到,除创设志愿服务“积分制”外,为切实发挥平台作用,助推基层治理提升,针对社区党员参与服务信息滞后,辖区资源无法有效统筹的现象,平台引入信息化手段,依托微信公众号,将党员身份识别、服务公告发布、服务时间记录、服务情况检索和质量反馈等功能集成,打造专业信息平台,打通信息互联互动渠道,让社区快速获取资源,缩短招募时间,提升服务效率;同时,为党员群众获取服务信息,参与活动提供便捷。

  此外,结合在职党员报到工作开展,平台梳理包括文明创城、爱河护河、青少年教育、居家养老、物业管理等13个服务项目,同时,鼓励各社区围绕“一社区一特色一品牌”的党建计划,结合摸底党员专业特长和服务意向,确定法律咨询、教育培训、医疗救助、物业管理等7个特色项目,逐步推行个性化服务清单,让在职党员的先锋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过去一年,梅岭辖区在职党员活动参与率高达90%。

  通过平台推动基层党组织共建,还切切实实解决了基层治理中的难题。如开展“领头雁”与“奋蹄马” 社区结对共建,梅庭社区与赤西社区开展“爱河护河”“倡导文明出行”等行动;梅青社区与岭山社区共同推进移风易俗;晋阳社区与浩苑物业党支部共建,共同提升小区物业管理水平;梅庭社区与物业公司党支部共建,发挥住户党员监督和倡议职能,推动老旧小区改造,打造福璟、奥林春天等小区治理样板。

  探索“平台+党建”服务新模式 让党员“三诺”落实处

  截至目前,梅岭街道党群义工平台共吸纳注册党群义工超3800人,其中公职党员2300人,参与服务近5000 人次。系列党群义工志愿服务的持续开展,有效增强了梅岭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充分调动了基层党员自觉担当、勇于作为的积极性。

  “下阶段,街道还将继续推动平台发挥优势和特长,持续深化党建和志愿服务的双重作用,探索实施‘平台+ 党建’服务新模式,让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升落到实处。”梅岭街道党工委书记洪长江表示,一方面,不断完善平台功能,让平台党建“活起来”,充分结合党建要求,不断完善城市基层党建服务,进一步探索将党员“三诺” 纳入平台管理、增加常规服务申请等有效措施,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提质增效;另一方面,持续创新服务项目,让党员义工“动起来”,引导各社区、各团队充分重视平台的服务和提升功能,深入挖掘居民需求,积极组织、策划能够有效“了解民情、倾听民声、反映民意、解决民难”的服务和项目,不断创新和扩大基层党员和群众发挥作用的平台和渠道,推动党群“手拉手”“当先锋”,携手助推新型社区治理持续深化。

  记者了解到,针对党员“三诺”纳入平台管理相关工作,目前梅岭街道各社区正积极策划与基层治理提升相关的党员认领项目。届时,梅岭辖区党员将可通过党群义工平台申请项目认领并做出服务承诺,平台将结合党员认领项目服务情况,实时跟踪发布党员“践诺”情况,相关社区党组织最后结合党员“践诺”情况给出评价,完成“评诺”。

  声音

  晋江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庄东航:梅岭街道党群义工平台依托互联网载体,更好地发动、组织党员、群众参与城市基层治理,此举走在了全市的前列,值得推广。该平台不仅为党员、群众参与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提供了便捷的载体,更强化了在职党员“八小时”以外的管理,通过引导非公企业党员注册,有效解决了城市党员流动性强、管理分散等问题,有利于推动城市党员归属感的提升。

  晋阳社区党支部书记钟鸣扬:党群义工平台的搭建,拓宽了居民参与社区服务的渠道,让社区的党员群众都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长,既为社区出力,也让自己受益,在社区形成“助人自助”的效应。此外,通过更有针对性的项目服务,还切实帮助解决了社区治理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难题。

  竹园社区党员邱秀惜:一年来,我已累计参与困难慰问、植树绿化、邻里调解等各类志愿服务10多场,很感谢党群义工平台为社区党员、群众参与社区治理提供了“出力”的机会。通过引导党员、群众参与系列基层治理服务,不仅有利于提升党员、群众的社区归属感及“主人翁”意识,还能让社区党员、群众站在不同的角度了解社区治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利于问题的化解。

 

  优秀党群义工服务队

  

  

  竹园社区党群义工服务队

  现有党群义工236人,在职党员210人。服务队成立以来,依托平台累计开展27场志愿服务活动,参与人数达777人次,服务事项包括家园清洁、卫生巡逻、长者关怀、平安宣传、民情收集等。

  

  梅山社区党群义工服务队

  目前有党群义工105人,其中,社区党员63名,报到党员42名。服务队成立以来,依托平台累计开展25 场次志愿服务,服务内容涉及村庄清洁行动、环保宣传、消防安全宣传、迎新春送春联活动、慰问贫困家庭、法律知识讲座、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座谈会等。

  

  梅庭社区党群义工服务队

  目前有党群义工230人,其中,社区党员35名,报到党员195名。服务队成立以来,依托平台累计开展 21 场次志愿服务,服务内容包括人居环境整治、垃圾分类宣传、物业管理条例学习、规范文明停车、社区绿化、小区治理提升等。

  

  晋阳社区党群义工服务队

  现有注册党群义工178人,其中社区党员14名,报到党员139名,群众志愿者25名。服务队成立以来,依托平台累计开展23场次志愿服务活动,主要包括爱河护河志愿服务、助老服务、移风易俗宣传、扫黑除恶宣传、家园清洁活动、小区治理系列活动、青少年志愿服务等。

   记者_赖自煌 秦越 通讯员_杨少华 吴蓉蓉 文图

   
责任编辑: 吴 美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