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岸文脉之下浩正街 从容:一条老街的气质——南岸文化馆
您所在的位置: 南岸文化馆 > 南岸文脉
南岸文脉之下浩正街 从容:一条老街的气质
来源:      发表时间:2017-04-10     责任编辑:邓 青

  走在下浩街头,典型的重庆老街风貌在这里还略有些残存的片断,接连几天大雨将青石板路冲刷得更加油光水亮,吊脚楼的坡屋顶青瓦湿漉漉地,屋檐挂着雨滴。街上行人稀疏,可药房、小卖部、豆花店、菜市场依然照常开门营业。时近黄昏,留守家中的老人们采买晚餐的果蔬,打牌,逗弄猫狗,看电视。不远处,正在修建中的东水门大桥像一个钢筋铁骨的巨人矗立。

  尽管如此,就是这么一条老街,在繁华落寞淘尽过后,那浓浓的市井味道,反而显得更加从容而真实。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不少小型企业陆续迁入下浩正街,正街曾经盛极一时

  下浩正街包括米市街地段、门朝街地段、董家桥地段、葡萄院地段4个街坊。这一地区在清乾隆时期就已经形成街市。这条街连接长江,龙门浩老码头是重庆解放前的一个客货两用码头,从码头去上新街,下浩正街和董家桥是必经之路。

  由于路段位置重要,上世纪50年代,还曾经在下浩正街北侧的文觉寺街设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如今墙上的几个字迹仍然非常清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不少小型企业陆续迁入下浩正街,其中包括不少小五金企业、针织厂、塑料厂等,正街曾经盛极一时。 

 

  最近几年,老街的很多居民已经搬走,剩下的人,不到以前数量的三分之一

  5月22日,我们来到下浩正街,走进街口,就隐隐闻到一股豆花的清香。顺着下行的石板路,很快就能找到街上唯一的豆花店。店面不大,只摆得下四、五张桌子,一二食客正在吃饭。店主是一位中年妇女,很热情地招呼着:“来碗豆花嘛,香得很!”

  店主名叫张学华,她介绍说,从她母亲开始,这家豆花店在这里已经开了近40年了, “以前生意很火的,每天至少要推两斤黄豆,现在客少了,一天推1斤黄豆能卖光都很不错了。”店主张学华告诉记者,最近几年,老街的很多居民已经搬走,剩下的人,不到以前数量的三分之一。“大都是老人,在这里过了一辈子了,舍不得了。”

  上世纪80年代至今,南岸区龙门浩片区交通状况得到改善,新修的公路让这一地区的出行变得便利起来,人们可以选择更多的线路前往上新街,下浩社区的交通要道地位也逐渐被弱化。

  喧哗的车马声逐渐淡去,老街一天天寥落下去,外面的世界却一天比一天精彩。老街再也留不住渴望新鲜的年轻人,然而老人们,却留了下来,也留下了一条街巷最平实与本真的部分。

 

  但老街上的人情味与生活气息,却已经刻进了骨血里,是抹不去的了

  在街上开骨科诊所的周兵是土生土长的下浩人,诊所位于老街的中段,从这里望出去,正好可以看到正在修建中的东水门大桥。几天前,东水门大桥成功吊装第一块桥面板钢桁梁,正式进入桥面施工阶段。最快1年后,这座大桥就将正式建成通车。据了解,随着大桥的修建和通车,下浩社区的大部分街道也面临拆迁的命运,不过社区里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孙家院子、法式老洋房将被保留下来。

  周兵的医术高明,常有南坪、弹子石,甚至外区的病人到诊所找他看病,但他的诊所却在这里一开就是“一辈子”,也别无分号。见证了这条街的繁华、衰落、寂寥,周兵说,也许最后还是要离开老街,但老街上的人情味与生活气息,人们围聚在石椅石桌前谈天说地,打牌对弈的情景,却已经刻进了骨血里,是抹不去的了。

  ■老街档案

  下浩正街包括米市街地段、门朝街地段、董家桥地段、葡萄院地段4个街坊。这一地区在清乾隆时期就已经形成街市,是南岸区主要老街之一。

  龙门浩原属巴县第3区,清代在此设龙门乡。1932年巴县4个坊划入重庆范围后重新划分厢坊,龙门浩属第13坊。1935年分区设属,龙门浩属于第4区属(后改为第6区属)所辖6个联保中的一个联保。1939年属第11区属。1941年设上龙门浩、下龙门浩两个镇。1954年建立上龙门浩街道办事处和下龙门浩街道办事处。1958年合并为龙门浩街道人民委员会。后经历上新街人民公社、上新街街道办事处、大庆街革命委员会、上新街革命委员后之后,于1979年更名为上新街街道办事处。1981年8月复名为龙门浩街道办事处。(记者 王宁 摄影 赵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