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 ]包头文化馆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文化建设
畅游山水古城寺 品味人文敕勒川
发表时间:2019-07-04   来源:包头文化馆

  

众多游客前来赏花。 图片来源:土右旗文明办

  从新春元宵旅游文化节到敕勒川文化旅游节,从杏花节、郁金香节,到金杏节,从三娘子旅游文化节到二人台艺术节,这个只有36万人口的县城,每年举办各类节庆活动200多场次。近年来,土右旗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把培育文化旅游战略性支柱产业作为产业转型的新引擎、新定位,按照“全景式打造、全产业融合、全域化推进”的思路,推进资源全面整合、产业深度融合,培强全要素集聚、全链条延伸的全域旅游新业态。

  2018年11月,土右旗荣获“2018年度中国十大全域旅游示范县市”奖。2018年10月22日,入选2018年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名单。2019年1月9日,凭借二人台入选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

   

俯瞰大雁滩田园综合体。 图片来源:土右旗文明办

  一、一座田园综合体的崛起

  如果选择一个制高点俯瞰大雁滩田园综合体,展现在眼前的景象是林果苗木连片,各类奇花异卉装点其间,与城区的繁华截然不同,宛若一片世外桃源。而在六年前,这里只是周边村民种植的林果田地。

  在王文清的印象里,坐落于大青山下的沟门镇西湾村一直以种植果木为主,远近闻名的沟门大杏主产区就在这里。以往,每到夏天,杏子丰收,村民们就带着从自家果树上采摘下来的杏子,在国道边摆摊售卖。杏树虽然不同于其他果木,不需要太多照顾,每年都能有一定的收入,但更多的人还是选择外出务工。

  “杏树一次性种上,以后打理就比较少了,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杏子的品种比较老旧,其他果木数量较少,村民的收入很有限,那时候一亩果地的收入也就不到1万元。”王文清回忆,2013年,土右旗动工建设大雁滩景区,并先后完成了景区配套路网、游步道、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乡村音乐酒吧、百鸟园、特色采摘园等14处景点,整个景区将西湾村包括在内,并包括数万亩果木林。

  对于王文清而言,大雁滩景区的开工建设及投入运营,给周边的果农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的果木都在景区里,春天可以赏花,夏天和秋天可以摘果,游客多了,村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了,我们也有信心去改良杏树品种,引进其他果木,不断壮大果木经济。”王文清说,从2016年开始,他联合周边村民注册成立土右旗青青苗圃园并担任法人,流转土地近千亩种植果木,从2018年开始果木见效益,每亩地收益2至3万元,流转土地的村民每亩获益800元。“即便是没有流转的1500多亩土地,这几年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多,果地的收益比以前也翻了一番。”王文清说。

  土右旗沟门镇党委委员、妇联主任霍敏告诉记者,大雁滩田园综合体占地共8000多亩,原来是农户零散的土地,2013年开始,土右旗充分依托地理、资源、林果等品牌优势,本着农旅结合、以旅促农,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理念,动工建设大雁滩景区,累计投资近1亿元,完成景区基础建设和景点建设。2017年,景区累计接待游客80万人次,带动农户人均增收1600多元。

  “2017年,大雁滩被财政部列为全国首批创建的18个国家级田园综合体之一,田园综合体西起板申气村,东至内蒙古骆驼酒业九峰山生态文化产业园区,南至阿勒坦大街,北至旅游专用绿道,规划面积41平房公里,总投资6.12亿元。”霍敏介绍,未来,沟门镇将以大雁滩景区为支点,带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重点发展绿色观光农业,计划建设果铺加工厂,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西湾民俗街。 图片来源:土右旗文明办

  二、一条民俗风情街的带动

  在西湾村生活了大半辈子,2016年之前,藤美兰从来没有想到西湾这个小地方每年会来这么多游客,更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大量游客的到来,让她家的蜂蜜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

  藤美兰一家的生计依靠养蜂卖蜂蜜,在西湾村无人不知。藤美兰的丈夫一年四季都在外地养蜂,一桶一桶的蜂蜜通过物流输送到西湾村,然后再售卖给附近的村民,每年收入三四万元。虽然收入并不高,但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这样的收入足够维持全家的开销并略有结余。

  转变发生在2016年,确切地说是从2015年开始。依托大雁滩景区,沟门镇政府出资规划、建设、实施的产村融合一条街——西湾民俗街开始规划建设,这条横穿大雁滩景区,总投资2000万元,全长1公里的民俗街,有风味小吃、手工作坊、特色民俗等各式商铺40多间。藤美兰家的“美兰兰蜂蜜”就在其中一间,从2016年5月开始营业销售,不大的一间门脸房,柜台上摆满了各种蜂蜜产品,地上放着两个装蜂蜜的大桶。

  “天气暖和了,大雁滩景区的风景越来越好了,来这里游玩的游客也越来越多,我这个小店的生意也火起来了,现在蜂蜜都不够卖,前两天库存的蜂蜜都卖完了,我赶紧让爱人用快递送来两大桶蜂蜜,现在也快卖完了。”藤美兰说,蜂蜜卖得快,价格也上去了,收入比前几年翻了几番,这几年每年收入都能达到十几万元。

  位于西湾民俗街中段的畅园,是一家集餐饮、住宿为一体的五星级农家乐,从2016年开始运营,当时年接待量不足20万人,到2018年年接待量已突破40万人次,两年时间里,随着大雁滩景区的游客量增加,畅园也实现了游客接待量翻一番,营业额达到了近百万元。

  另外,沟门镇政府在西湾民俗街着力打造了7个特色民宿客栈。“一般淡季比较好预订,旺季的时候需要提前一个星期预订,目前民宿的数量比较少,未来这里还要扩大民宿的数量。”西湾村“有间客栈”民宿负责人范惠忠介绍。

  “利用大雁滩景区进行引流,最终将游客的消费留在西湾民俗街,真正将大雁滩景区打造成旅游目的地,从而带动周边村民脱贫致富。”霍敏介绍,西湾民俗街建成并投入运营后,沟门镇政府为鼓励农民实现村门口就近就业创业,相继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予以支持,例如店铺三年免租、店铺内外装修由镇政府出资、为符合条件者申请小额贷款等。截至目前,西湾民俗街共有从业人员366人,累计培训人员1055人次,新增就业岗位105个,人均增收2500元。

 

金杏节。 图片来源:土右旗文明办

  三、一系列节庆活动的引流

  美岱召镇沙图沟村位于大青山南麓,昔日连片的荒山,如今成了绿树成荫的果园,这里产出的金杏曾被列为自治区主要推广品种并通过农业部鉴定列为优异品种资源。

  董喜爱就是沙图沟村的一位果农,他总共种植了50多亩金杏,6月中下旬开始,金杏成熟,已经有不少闻听消息的游客从包头、呼市等地赶来尝鲜。沙图沟共种植金杏500多亩,以往很多村民在金杏成熟后,都选择在美岱召景区门口、110国道以及沙图沟村村口等地售卖。

  如果没有连续举办十一届的中国金杏节暨三娘子旅游文化节,沙图沟的金杏依然只能在路边售卖,价格上不去,销路都成问题。“连着办了好多届金杏节,外地人都知道我们这里有金杏了,每年金杏还没成熟就有游客来采摘,现在这里的杏子都不够卖,而且价格比较高,果农的收入明显上去了。”董喜爱说。

  位于美岱召镇楼房沟村的七彩大地旅游景区,因为一年一度的郁金香节而被周围县市的游客所熟知,这个总投资5亿元、占地1200亩的景区内,共栽种美国三红紫薇6万株,海棠、碧桃、木槿、紫槿、高秆月季等高档木本花卉1万株,乔木7千棵,打造了以各色花卉、苗木等为主的花海景观区。曾经的一片荒滩,如今成了内蒙古地区具有显着特色的、可持续的、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品牌和旅游综合体典范。

  4月12日,土右旗第五届杏花旅游文化节暨2019年土右旗文化旅游节庆系列活动西湾书画艺术小镇启动仪式在土右旗沟门镇大雁滩景区隆重举行;4月29日,内蒙古花季旅游暨内蒙古味道寻味包头启动仪式活动在土右旗七彩大地景区拉开帷幕;6月15日,土右旗第十一届中国金杏节暨三娘子旅游文化节启动仪式在美岱召景区盛大启幕。近年来,土右旗着眼发展全域旅游、四季旅游,积极举办、承办系列旅游节庆活动拉动旅游市场。

  土右旗文化旅游广电局局长杜磊介绍,土右旗将持续通过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旅游活动,不断提升旅游品牌影响力,坚持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持续组织举办三娘子文化、水涧沟门、黄河鲤鱼、西口文化、黄河故道、民族文化及全国书画展等10大板块、200场次文化旅游节庆活动,继续开展农牧民文艺会演、文化大院巡演等演艺工程,逐步形成优势互补、区域联动、错位发展的宣传营销新格局。

“九峰大峡谷”旅游公路(土右段)。 图片来源:土右旗文明办

  四、一座县城转型的新引擎

  2017年8月,全长56.991公里的“九峰大峡谷”旅游公路(土右段)全线贯通,游客驾车游览,一路美景尽收眼底。同时,为方便游客游玩,还在增加观光亭、旅游厕所、驿站等配套设施。作为通往九峰山等景区、景点的专用旅游通道,这条路禁止所有货运车辆通行,有效保障了游客的人身安全。

  “九峰大峡谷”旅游公路通车后,连通了山前的美岱召、大雁滩、敕勒川博物馆等以及山后的九峰山景区、巴总尧革命纪念馆等旅游景区,形成“观百里花谷、赏九峰盛景、寻历史足迹、品后山美食、购九峰特产”的精品旅游路线,在土右旗旅游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条公路的贯通,意味着土右旗构建旅游景观全域优化、旅游产业全域融合、旅游服务全域配套、旅游项目全域开发的旅游发展新模式的基本实现。

  近年来,土右旗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把培育文化旅游战略性支柱产业作为产业转型的新引擎、新定位,按照“全景式打造、全产业融合、全域化推进”的思路,推进资源全面整合、产业深度融合,培强全要素集聚、全链条延伸的全域旅游新业态。

  文广旅游局杜磊介绍:

  “今年我们将深入推进总投资97200万元、年内计划投资29775万元的大雁滩田园综合体项目和七彩大地二期工程、美岱召文物古建筑保护维修项目、红色旅游党性教育项目等6个续建项目建设。目前已完成投资10900万元,美岱召景区琥珀博物馆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大雁滩田园综合体项目停车场、入口通道、一级环路等已全部完善;七彩大地二期工程已完成300万株马鞭草和26000株各类开花乔木栽种任务;其他工程正在有序推进中。在文旅产业融合方面,近年来已建成全旗性的非遗文化展厅、家谱文化展馆、西湾书画艺术小镇、根雕博物馆、琥珀博物馆等文旅融合项目,走出了一条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之路。

  据介绍,下一步土右旗将继续依托沿山、沿黄旅游资源优势,培育四季精品线路,打响敕勒川特色旅游品牌,推进“多规合一”的全域旅游规划改革创新。继续推进美岱召、大雁滩、七彩大地等6个文化旅游建设项目,开展七彩大地3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构建“一核一轴两带四区”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实施小召子民俗文化园、贺成全渔米庄园、楼房沟民宿及协力气白杏采摘园、美岱桥红色旅游及新营绿色采摘、葫芦头休闲旅游等一批乡村旅游振兴项目,形成以点连线、以线促面、地域覆盖广的旅游发展体系。“到2020年,基本形成‘一核一轴两带四区’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此外,我旗还将在创建品牌景区、丰富旅游产品体系的同时,完善功能,加快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把我旗打造成全区特色旅游目的地。”杜磊说。(土右旗文明办)

责任编辑:牛晋
相关报道
Copyright ©2015 包头文化馆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包头市委宣传部 包头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
运营管理:包头市文化馆编辑部
E-mail:cnbtwmw@163.com Tel:0472-5619402 0472-5619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