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区三关爱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方案
东城区三关爱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方案
发表时间: 2012-07-10 来源: 东城文明办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首都文明办关于开展“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志愿服务活动”工作部署,推动我区学雷锋活动常态化,东城区决定在全区组织开展“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以下简称“三关爱”)志愿服务活动。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大力普及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弘扬北京精神,传承雷锋旗帜,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扎实推进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思想道德素质,为建设“国际化、现代化新东城”做出新的贡献。

  二、活动内容

  突出“弘扬北京精神,传承雷锋旗帜的主题,深化志愿服务活动,广泛普及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大力倡导助人为乐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格,通过开展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志愿服务活动,使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真正融入时代生活、走进人们心灵、引领社会风尚、服务发展大局,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1、开展关爱他人志愿服务。扎实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农民工和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志愿服务活动,使他们充分感受到社会的温暖,能够享受到他们所期盼的幸福生活。关爱空巢老人,为重点空巢老人开展“四个一”志愿服务,即:志愿者每周与空巢老人通一次电话,问一声好,嘘寒问暖,随时关心了解空巢老人的生活和健康情况。志愿者每月抽出时间登一次门,到空巢老人家中和老人谈谈心、聊聊天,进行心理慰藉,以消除空巢老人的孤独寂寞情绪,帮助料理家务、代购物品、打扫卫生;志愿者陪同空巢老人参加一次社区举办的文化娱乐活动,或去户外、公园、广场郊游、散心、观景;在春节、中秋、重阳等特定节假日,志愿者上门对空巢老人进行一次慰问活动。关爱农民工,主要开展法律、文化、卫生、科普、心理健康咨询等志愿服务活动;为农民工子女入校学习、补习文化、参加夏令营、冬令营、少年宫、科技馆提供方便和帮助;开展农民工素质提升活动,组织农民工开展互助互帮、文化娱乐、体育竞赛、文明礼仪培训,举办才艺展示、技能竞赛等活动;为农民工技能培训、就业引导、维权等开展咨询服务,宣传解释劳动合同法、职业病防治法、工伤管理条例;开展关心关爱活动,为在东城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农民工作一次健康体检,慰问在东城环卫工作岗位上工作的农民工,资助本区10户特别困难家庭农民工克服生活困难。关爱残疾人和低收入群体,广泛开展康复医疗、残疾预防、维护无障碍设施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关心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生活,为弱势群体开展捐款捐物,帮助和鼓励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

  2、开展关爱社会志愿服务。重点在宣传普及文明礼仪知识、维护社会秩序、引领文明交通及文化建设方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引导人们知礼仪、重礼节、讲道德,推动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开展“告别陋习、提升文明”志愿劝阻活动,引导人们从自我做起、从身边事情做起、从日常交往做起,对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车外抛物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引导中小学生广泛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路上一起走”活动,通过孩子的文明行为感化家长,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启迪孩子。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文明交通志愿者围绕不闯红灯、拒绝酒后驾驶、不乱停乱放等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创建文明畅通和谐的城市交通环境。

  3、开展关爱自然志愿服务。大力开展普及低碳生活理念,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植树种绿、清洁环境卫生等志愿服务,营造环境整洁、空气清新、水清地绿的生态环境,培育崇尚自然、善待环境的理念。组织发动志愿者走上街头、公共场所,运用多种形式宣传倡导“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理念,宣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宣传健康低碳的生活理念,不断提高广大市民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能力。组织志愿者积极参与公园、景区、公共场所和单位、社区的种绿护绿志愿服务活动,动员各类志愿者团队就近认养现有树木草地,开展护绿志愿服务活动。

  三、时间安排

  1、动员部署阶段20126月):制定印发《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方案》。举办“东城区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     

  2、组织实施阶段20126月至10月): 各单位要以全区的实施方案为指导,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突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推动我区“三关爱”志愿服务活动扎实开展。  

  3、总结提高阶段201211月至12月):通过召开现场会、座谈会,挖掘培育开展“三关爱”志愿服务活动的先进品牌,在全区广泛推广好经验好做法激励和引导更多的人参与“三关爱”志愿活动,使我区志愿服务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四、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单位要把开展“三关爱”志愿服务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全面落实,做到措施到位、责任到人、保障到位,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

  2、发动群众,参与广泛。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把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到机关、学校、社区等单位,深入到公园、广场、商场、车站等公共场所,让志愿服务活动成为人们感悟崇高精神、提升价值追求的生动过程。

  3、突出重点,增强实效。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制定活动方案、明确活动要求和活动措施,强化活动的特色,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把志愿服务活动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实现相互融合、协调推进。

  4、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各单位要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志愿服务活动的意义,营造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的良好舆论氛围,注意总结志愿服务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和先进典型,及时上报活动信息,达到相互提高、相互促进。

责任编辑: 于 伟栋
主办单位:北京市东城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首都文化馆工作组
E-Mail:dcwmb@163.com Telephone number:86-010-64075483
ICP 备案序号:京ICP备 06033490号